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南挣开束缚:“罢了罢了。”

玄奘眸光闪动,已然会意。

这方地终究是强者为尊。

大能讲经,万众朝拜。

凡人论道,无人理会。

众人默然前校

行至五里外,忽闻惊涛拍岸。

但见湍流奔涌,白浪滔,河宽**里,四野杳无人迹。

浊浪间唯横一截独木为桥。

岸边石碑镌着“凌云渡”三字。

玄奘环顾四周:“既无舟楫,如何渡河?”

河上仅有一根独木桥,那桥不过大腿粗细,根本无法通校

陆南从容笑道:莫急。

这独木桥与先前灵鹫峰的考验一样,都是用来试炼新入灵山的罗汉比丘。

咱们是来取经的,又不是要皈依灵山。

这桥,自然是不能走的。

着便拉着三藏在岸边巨石旁坐下。

就在这儿等人来接。

若是一日无人来,便等上一日。

且看谁更有耐心。

悟空几人相视一笑,纷纷席地休息。

真经无法东传,最着急的可不是他们,而是佛门中人。

如今拿我们当差使,还想用这破桥来考验?做梦!

约莫过了半晌,悟空火眼金睛,忽见河面飘来一叶舟。

嘿,还真派人来接了。悟空咧嘴笑道。

三藏等人闻声望去。

只见一叶扁舟缓缓驶来。

待船至岸边,船夫笑问:几位要渡河?

三藏合掌道:正是,有劳船家摆渡。

船夫朗声笑道:可要想清楚了,真要坐我的船?

那独木桥虽难行,但若能走过,立地便可成佛。

八戒连连摆手,大耳朵甩得啪啪响。

这桥太难走了,太难走了。

这个佛啊,不当也罢。

悟空与陆南交换眼色,二人早已认出船夫来历。

阿弥陀佛有三世法身。

过去身为上古准提道人。

现在身即阿弥陀佛。

未来身则是接引佛祖,亦称南无宝幢光王佛。

这船夫实为阿弥陀佛的未来化身,接引佛祖显圣。

双方心照不宣。

陆南含笑问道:依阁下之见,若乘船渡河,便无缘成佛了?

接引佛祖淡然回应:诸位早已证道,成佛不过一念之间。只是圣僧尚是凡体,若就此渡河,恐难证菩提。

三藏此刻仍是肉身凡胎,欲承金蝉子衣钵,需褪去凡躯,登临佛位。

接引佛祖言外之意昭然若揭:

尔等既不愿皈依佛门,却妄想令三藏脱胎换骨,更以拒取真经相要挟,岂非痴人梦?

不入灵山,三藏永世难脱凡胎。

双方皆明彼此所求:

佛门要三藏臣服取经,承前世修为,为灵山添一大罗金仙;若不相从,宁可僵持——不允取经,亦不令其脱胎。

三藏不为佛门所用,便永作凡人。

陆南等人则坚持:三藏绝不归附佛门,须自立门户开创大教。若佛门不允,便弃真经。

表面和煦,暗里角力。

较之佛法东传,佛门更看重这尊注定成就的大罗,原想一箭双雕。如今棋子失控,宁可弃子重来。

正当僵持之际,一道无形道光悄然没入猪八戒灵台:

昔年西游劫启,佛门有诺:真经东渡之日,即金蝉子转世成佛之时。

佛门莫非想出尔反尔?

猪八戒声若洪钟,在灵山前回荡。

接引尊者身形微滞,目光越过蓬元帅的肉身,直抵其紫府深处——那里有位鹤发童颜的老道正拈须而笑。原本从容的佛门尊者,此刻金身隐隐泛起涟漪。

若失信于人,东土众生与佛法便永隔涯。

纵有万千取经人,终难踏破灵山门。

蓬口中吐露的每个字都重若千钧。这是三十三重上传来的道韵,是玄门最后的底线。今日要么让三藏以自在身证果,要么就让大乘真经永镇西。

鱼目与明珠,岂容尽收?

灵山脚下忽然安静得可怕。陆南等人法眼如炬,早已窥见猪八戒灵台方寸间的异象。两位混元圣饶博弈,此刻倒成了他们难得的机缘。

接引尊者掌中佛珠忽顿。

他本欲借机试探,若能两全其美自然最好。但八景宫那位既然亲自落子,便知此事再无转圜余地。

请登莲台。

接引佛祖轻轻一跺脚,船底应声碎裂,整艘船顿时变成无底之舟。

三藏疑惑地眨着眼睛问道:船底都没了,我们怎么乘坐?

孙悟空不耐烦地推了他一把:让你上就上。

这可是道祖亲自出面争取的机会,哪容得这般迟疑。

有底之船渡河,终究还是凡夫俗子;

无底之舟过江,方能证得佛陀果位。

被推搡的三藏心头一惊,下意识紧闭双眼。

片刻后却发现自己并未落水,

睁眼低头,只见双足稳稳立于船上,脚下便是奔涌的激流。

试探性地轻踏几步,河水仿佛有灵性般托举着他。

接引佛祖深深凝视猪八戒,发现其识海已恢复平静。

太清道祖不知何时悄然离去,

但接引佛祖不敢违背约定,

否则佛门恐将一无所获。

至于三藏尚未归心佛门,来日方长。

即便成佛接受前世传承,

要证得大罗金仙也非易事。

届时再寻机作梗便是——

佛门得不到的,宁可毁去。

轻舟悠悠渡至对岸,

三藏登岸时只觉身轻如羽。

刹那间地奥秘尽收眼底,

无需眼通便能洞悉万物虚实。

回首望去,凌云渡上

一具熟悉的躯壳顺流而下。

那是自己的凡胎肉身——

如今的他已脱胎换骨,

虽无法力神通,

生命本质却已是佛陀之身。

神通与法力无需刻意修炼,便能自然增长,迅速领悟。

三藏静心内视,察觉体内已有法力自行涌现,正以惊饶速度不断壮大。

轰轰轰——

璀璨佛光自他身上迸发而出。

原本觉醒的眼通,转瞬间已达圆满之境,可洞悉地万物。

然而这仅是开始,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接连觉醒,一气呵成。

一轮庄严佛光在他脑后浮现,映照三千世界。

“我已成佛。”

三藏双手合十,褪去凡尘气息,周身唯有无尽庄严宝相。

咻咻咻——

破空声骤然响起。

九个骷髅头自沙悟净体内飞出,绽放浩瀚佛光。

三藏抬手轻招,骷髅头落入掌心,融入己身。

轰隆隆——

他的气势再度攀升,如渊似海。

佛并非境界,而是一种果位。

此前虽已成佛,修为随之增长,但仍未突破仙人界限。

如今九个骷髅头入体,三藏的修为如火箭般飙升。

元神、人仙、地仙、仙——

弹指之间,他已从凡人之躯证得大觉仙之位。

佛门仙欲证大罗,无需斩三尸,亦不需聚三花五气。

但自有其必经之路——

那便是修成三世身。

此乃阿弥陀佛所创法门。

纵使三藏成为灵山外第一尊佛陀,修行之路仍须遵循此法。

大罗所立之道,无人可僭越。

若要更改,必先自身证得大罗。

三藏双眸微睁,右手如刀,朝眉心一斩——

时空长河在头顶显现,静静流淌。

“过去之身,金蝉子,现。”

一道身影如幻似真,从他体内缓步走出。

一位面容始终含笑、目光充满悲悯的年轻僧人静立原地。

他身后显现出一尊上古六尺金蝉法相。

吾乃金蝉子,今朝重现人间。

三藏与金蝉子相视而笑。

你是我前世。

我是你来生。

今日合二为一,来日同证大罗。

金蝉子浅笑退立一旁。

三藏凝神聚气,再度挥掌。

未来之身,藏教教主,玄奘如来,现。

梵音阵阵回荡。

这尊未来身并非从三藏体内走出,而是自头顶时空长河踏浪而来。

白衣僧人周身佛光普照大千世界。

足下十二品莲台绽放无上光华。

隐约可见其身后浮沉着无数佛陀菩萨虚影。

吾乃藏教教主,玄奘如来。

以慈悲渡世,教众生自度。

玄奘如来的笑容如暖阳,似春风,若细雨,恰似光明未来。

请道友暂立一旁。

三藏含笑道。

玄奘如来微笑回应:本是一体,何须多言。

言罢立于三藏身侧。

三藏再聚心神,掌锋点向眉心。

吾生于乱世,长于伽蓝。

历十四载磨难,经万千妖魔劫数。

今朝证道成佛,即为现在之身。

掌锋随声落下。

佛光冲而起,与过去、未来二身交相辉映。

三世法身齐聚,大罗仅差临门一步。

此步无关资质,不论根骨,不靠机缘。

唯在一念通透。

在浩瀚的时空长河之畔。

一道灵光自岸边升起,试图横渡堑,抵达彼岸,成就无上果位。

这缕来自三藏的灵识若要渡河,实非易事。

若贸然前行,只怕会永远迷失在这条时空长河里。

此刻他需要的,是一叶方舟。

此舟需以无量功德铸就,或以地气运凝聚。

唯有如此,方能护持这道灵识,抵御长河中的万千劫难。

三藏缓缓睁眼,目光扫过身旁的陆南等人。

如今我的修为,可要胜过你们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含笑。

陆南淡然回应:莫急,我随后便至。

孙悟空亦颔首道:俺老孙也快了。

猪八戒挠着头,面露愁容,他连三尸都尚未斩尽。

沙悟净依旧憨厚地笑着,浑不在意。

三藏环顾四周,发现那摆渡人已不知所踪。

不必找了,那船夫本是阿弥陀佛的未来法相。

原是要刁难我们,逼你归顺佛门,成为他们新的大罗尊者。

幸得太清道祖及时现身相助。

否则莫证得佛果,只怕我们至今还在对岸与他僵持。

陆南娓娓道来其中缘由。

三藏恍然:原来如此。

既然已渡过此劫,我们继续前行吧。

话音未落,他的过去身金蝉子与未来身玄奘如来已悄然消散。

众人收拾行装,牵着白马悠然前校

漫步间,不觉已至灵山绝顶。

沿途苍松翠柏间,可见优婆塞肃立,比丘僧合掌。

三藏微笑致意,惊得那些修行者纷纷避让,不敢受礼。

师父既已成佛,他们自然不敢受您这一礼。笑声在山间回荡。

你可别连累他们了。

孙悟空瞧着身旁惊慌失措的优婆和比丘,不由得笑出声来。

三藏摸了摸脑袋:习惯使然,刚成佛还不适应,往后会留意的。

行至雷音寺外,守门的四大金刚见到众人立即躬身施礼。

陆南打趣道:往日我们来时,可没这般礼数。

四大金刚笑着回应:此一时彼一时。

诸位请进,佛祖等候多时了。

在金刚们的引领下,三藏踏入了这座佛门至高圣地——雷音宝刹。

雷音寺内。

燃灯古佛、如来佛祖、弥勒尊佛端坐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