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普行带着人,离开了灵应寺。也不知道,他和普愿、无眉等人谈了些什么,普行下山之时,面色平静,完全没有来时的肃然。
一群和尚,手持禅杖,出现在繁华喧嚣的都市,穿行在熙熙攘攘的街道,顿时引起众人围观。但他们自有一股定力和气度,从容不迫,好似行走在旷野之郑
不过,在走到青城山脚下的时候,普行忽然停下,看着周围好奇的人群,轻声道,“还是先上山去吧。”
待走到半山腰,再无路人侧目之时,普行却又带着一干和尚转向,朝着李玄吉所在的独栋别墅走去。
“阿弥陀佛!贫僧普陀寺普行,见过玄吉大师。”普行,驻足,合掌,真可谓宝相庄严。
李玄吉站在阳台上,望着眼前的普行还有其身后九名沉默不语手持禅杖的和尚,有些惊讶地合掌问道,“大师实在愧不敢当,不知普陀寺今日如此兴师动众前来,是?”
普行看着李玄吉,笑道,“玄吉大师不要误会,贫僧此番前来,是为了香火灵气之事。”
李玄吉也笑了笑,“香火灵气出现在灵应寺,我这里也没樱”
“阿弥陀佛!”普行答道,“但此事却是因阁下而起。”
李玄吉遂问道,“普行大师,有什么事,请讲便是。”
“阿弥陀佛!”普行诵罢佛号,便以佛门念力,将胡仙等人最近这些时日所行所为,乃至胡仙在灵应寺大雄宝殿中的对答,都一一传达到李玄吉脑海里。
李玄吉沉思片刻,神识回应道,“这不失一桩美事。普度众生,为人民服务啊。”
普行随即诵道,“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李玄吉,哑然失笑,颇有意趣地看着普校
普行也一言不发地看着李玄吉。
片刻之后,李玄吉和普行都笑了起来。
李玄吉,侧身,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普行,垂首,躬身,飘然至于阳台上,站在了李玄吉的面前。
“此处甚好,“普行似乎这时候才从某种状态醒来,开始环顾四周,缓缓道。在他眼里,眼前这个略显年轻甚至看上去有些稚嫩的李玄吉,似乎有些自己当年的影子。方才对视一笑,好似前世今生。
“青云山脚,恐怕比不上普陀寺吧?”李玄吉,随口答道。普行站在眼前,一脸慈悲,浑身全无一丝修行者气息,完全不设防。全然不似自己之前遇见的那些和桑
“既然大师到香火灵气,在下便冒昧问一句,大师如何看待香火?”李玄吉忍不住开口道。
普行答道,“这也是贫僧想问的。”
两人遂又相视一笑,隐约间似乎有了某种默契。
两人盘腿对坐,李玄吉神识传讯,普行念力传讯。没有世俗言语,只神识传讯。
刹那之间,心神交流,便胜过人间无数。
灵应寺竣工暨开宗大典,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比较低调地举行了。
低调到什么程度呢?属于修行者的外宾,就只有李玄吉一人。一应仪式从简,就在大门外剪了个彩,宣布灵应寺正式成立了,然后在大雄宝殿焚香祷告,宣布了一些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大体是那种修行宗门的调调,但也有些出彩之处,让李玄吉颇有些意外。譬如:
1) 普愿、无眉等六人则组成长老团,居于幕后,明面上的住持,由他们手下的人轮流担任。
2) 长老团的决定和命令,所有弟子皆须遵从,但涉及到人员调派,除了长老团之令外还须得有对应长老之令。
3) 炼气境以下的弟子,不得出寺下山。
至于资金方面,或者财务方面,估计普愿他们另有一番商议和规矩。
李玄吉看了一下,除了普愿、无眉、虎先生等六名长老以外,他们手下的弟子加起来,大约有三十多人。这里面,大约一半以上,已经是炼气境了。这个规模和比率,已经相当可观了,虽然其中一些人一看就是最近才刚刚晋升的。
典礼之后,便在那大雄宝殿,普愿开口,邀请李玄吉三人加入灵应寺,做个客卿。
李玄吉婉拒了,道,“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喜欢自由,再我们如今修为境界也不高,实在没资格做这个客卿。”
这个回答,显然在他们意料之郑普愿合掌之后,无眉随即问起了青云观重建之事,在得知大约还有一个多月便可竣工之后,便表示届时他们会前来观礼。李玄吉想了想,同在长平地界,这样的走动也属正常,便拱手谢过。
接着,那宋琪便开口问道,“据闻玄吉道友,已经修出了神识,不知是否确有此事?”李玄吉沉默片刻,点零头,“在下也是稀里糊涂的就修出了神识,而且在下并没有所谓的元神。”
虎先生在旁道,“所谓元神,分阴神和阳神。神识成,则自然有阴神。阴神再经修炼,是为阳神。”他这段话,是分两截的,第一句,是开口发声,后面两句,则是神识传讯。
李玄吉听罢,环顾四周,普愿等人皆颔首而笑,而且还有笑声,皆是神识传讯。
这六人皆已修出神识!
李玄吉怔了一下,随即也以神识传讯,“恭喜诸位。”
范无疆,神识传讯,“只要灵气充足,修出神识是迟早的事。”言语间,颇有深意。
李玄吉心中又是一惊。这六人,想必皆是吸纳了不少香火灵气而修出了神识。然后,他们据此推之,已然猜测到自己亦有灵气来源,尤其是自己婉拒了方才客卿之邀。
“灵气重现,大劫将至。玄吉道友,当是应劫之人,可有应对之策?”那王瞎子,忽然问道。
李玄吉,理了理思路,郑重道,“在下不觉得灵气将会大规模大范围复苏。诸位前辈,在下是应劫之人。但在下来,诸位前辈何尝不是应劫之人?”
李玄吉此言一出,普愿等人顿时深思起来,显然他们也隐约有所察觉。
“不管如何,我这把老骨头,是准备去应这个劫。”王瞎子缓缓道,一把摘下那又黑又厚的墨镜,露出伤那双痕累累的瞎眼。
李玄吉叹道,“前几日,普行大师曾找到在下,起香火灵气,以及胡仙等饶对答。他并不认可,直言香火法门是外求之道,失了我等修行者的根本。”
“阿弥陀佛!”普愿诵了声佛号,“纯正灵气不可得。如今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世人皆舍弃信仰,只管赚钱。我等推演,唯有香火法门,或可一试。”
李玄吉不禁又愣了愣。普愿他们其实也不认为灵气会大规模大范围的复苏。他们如今,不但认可了香火灵气,而且还要推行香火法门,于化解众生念愿之力同时,还要对众生念愿之力加以利用。
何为香火法门,李玄吉和普行一番交流之后,其他方面不,但有一点,李玄吉却是认同。凡俗之人有所求,高尚的,卑劣的,光明的,肮脏的,都在求。你满足了,他才信,或者更加信,恭敬作礼,顶礼膜拜,就好像做生意做买卖一样,世俗化了。
“灵应寺!”李玄吉若有所思,沉声道,“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