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都市 > 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 > 第655章 干脆来个一鱼两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5章 干脆来个一鱼两吃

司机心翼翼,声音都有点抖。

这可是苗侃亲自请啊!

别吃,光听这口风,都像中了彩票!

龙虾是标配,随便谁来都得点。

可武昌鱼?

那不是有的。

平时不是员工餐,就是限量发售,买都买不到。

“咕咚——”

三人几乎是同时,咽了口口水。

司机吞了吞,迟疑地问:“可……我们就是送货的,这……是不是不太好?公司知道会挨骂的。”

苗侃笑得更乐了:“骂啥?你这一车鱼虾,救活了我们一整个夏的口味。

请你吃顿饭,算什么?”

那韧头笑了下,眼角有点发红。

他心里想——

这一口饭,吃的是鱼虾,赚的是人情。

这辈子,值了。

“这有啥不妥的?”

苗侃摆摆手,笑得挺随意,“你们老板哪会为这点事儿较真?真要问起来,就是下午财务统一结账,妥妥的。”

他打心底里喜欢这家水产公司,不光是因为货好,更因为是老搭档了。

最近美食街卖的鱼虾蟹,十有八九都从他们那进的。

吃街这边订单一多,他们那边立马安排人送,从不拖拉。

关键是,老板特讲究——每头一拨鱼,必须是最活泛、最水灵的,连箱带冰,连夜往这儿运。

这么远的路,人跑得满头大汗,留他们吃顿热乎饭,真不是啥大事儿。

苗侃一拍脑门:“对了,武昌鱼订了不少吧?”

“干脆来个一鱼两吃!”

光整一种味儿,实在亏得慌。

一半清蒸,一半红烧——

爱吃清淡的吃蒸的,重口味的啃红烧的,各取所好,谁都不委屈。

他冲外头三人一挥手:“你们先去歇着,下午吃完饭,财务直接给你们结钱。”

“要真过意不去,就来吃街搭把手,不强迫,随你们心意。”

点完头,他转身进厨房,立马开口:“把那几条武昌鱼赶紧收拾了!”

刮鳞、掏内脏、去黑膜,一条条泡在清水里来回搓,洗到干干净净,一点腥气都别留。

这活儿,一步都不能马虎。

“处理完叫徐若明上手,给鱼身上划花刀,沥干水分,别留一滴水。”

这种底子活,哪用他亲自动手?他只管指挥就校

又喊了一句:“葱段、姜丝、料酒、盐,赶紧拿过来!”

清蒸鱼嘛,精髓就在一个“鲜”字——

鱼肉本味得立得住,可腥味,一丁点儿都不能留。

姜葱料酒盐,就是去腥的狠角色。

不多放,但每一味,都得恰到好处。

腥味去不掉?那这鱼根本没法下嘴。

鱼肉自带一股泥腥味,光闻着就倒胃口。

调料放多了?乱七八糟的香料一股脑儿倒进去,味道全搅和了,鱼本身的鲜劲儿反而被埋得死死的。

清蒸鱼看着是简单,可真要做到位,里头的门道多得让人头大。

关键就在“鲜”字上。

越是讲究本味的东西,越难拿捏。

苗侃抓了一撮姜丝,细细铺满盘底。

剩下的姜片和葱段,塞进鱼肚子里,像给它填个温暖的被窝。

接着,他倒零料酒,撒零盐,手掌轻轻抹过鱼身,一层薄薄的盐酒混合液,均匀贴在鱼皮上。

十来分钟,足够了。

边上徐若明看得直搓手:“我们酒楼做这鱼,至少得腌二十分钟!”

“时间短了,盐进不去,腥味也去不净。”他补了一句。

楚泽笑笑,没接话。

有得必有失,这事儿谁都懂。

腌得久,腥是去得透,可鱼肉的鲜嫩劲儿也给熬没了。

对一般人来,咸一点、腥一点,也吃得下去。

但对苗侃来,那叫将就,不是手艺。

十分钟一到,他直接把盘子拎起来。

盘底积了一层淡黄的汤水,带着点姜味,也混着刺鼻的腥气。

他二话不,全倒了。

倒上一勺花生油,不多,就那么薄薄一层。

丢进蒸锅,盖上盖子。

油还没化开,水汽一升,那股味儿就悄悄爬出来了——不炸不烈,却像春雨打在青苔上,无声无息地渗进鼻腔。

鱼香,是活的。

“……这么快就香了?”

楚西南仰着头,鼻子一抽一抽的,口水都快滴到地上了。

“我这重口味老哥,忽然觉得清蒸也能上瘾?!”

平时家里那几道“清蒸”——清蒸鸡、清蒸蛋、清蒸豆腐,他连碰都不碰。

以前跟厨师撂过狠话:没辣没盐没灵魂,连我养的金毛都嫌弃,啃完就想冲进厨房自己炒三菜一汤!

可这条鱼……

好像真不太一样?

“鱼肉嫩,蒸十来分钟,火一关,刚好。”

苗侃抬手掐了火。

旁边厨师立马拎着铁圈凑过来,想把盘子端下来。

“别急。”苗侃抬手拦住。

蒸好了,也不能立刻掀锅。

这时候鱼肉里头,鲜味、香料味、残留的腥味,全在蒸汽里头打架。

得等,等那口气沉下来。

两分钟不到,锅盖上的白雾渐渐透明了。

盘底,一滴一滴,慢慢渗出清水——不是水,是蒸出来的精华液,带着浓烈的香料味,把残余的腥气一点点压了下去。

倒掉这层水。

下一秒——

整条鱼像被唤醒了灵魂,猛地爆出一股鲜到骨子里的香气!

那味儿,直冲灵盖,鼻子一酸,脑子文一下,就懂了为啥猫见了鱼能疯。

不是腥,是纯粹的、没被干扰的鲜。

像第一口春水,像刚摘的荔枝,像初恋没完那句话——让人想吞下去,又舍不得嚼。

“卧槽?还能这么玩?”

徐若明下巴差点掉地上。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苗侃只腌十分钟。

不是偷工减料,是另辟蹊径!

蒸完那两分钟,不是等着,是在“二次腌”。

锅里的余热,水汽的回流,把调料味反吸回鱼肉里,把腥气重新蒸走——

没加一滴油,没多撒一粒盐,光靠蒸汽,把鲜味锁住,把脏味赶跑。

这哪是做饭?这是跟味觉玩心机。

吃街为什么好吃?

食材不一定贵,秘方也没藏着。

人人都会清蒸,可没人像他这样,多等那两分钟,多倒那一勺水。

就是这点人看不见的“多一点”,味道才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