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N次元 > 快穿之我是时空管理员 > 第7章 边境烽烟,投军之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边境烽烟,投军之志

一、烽烟传讯,人心震动

圣八年九月,汴河村的灾后重建刚步入正轨,一场来自北方的消息却像惊雷般打破了村庄的平静。

这午后,一个满身风尘的驿卒骑着快马,疾驰进汴河村,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勒住缰绳,高声喊道:“紧急军情!辽军于上月突袭宋辽边境,攻破遂城,烧杀抢掠,边疆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已下旨征兵,凡年满十五岁的男丁,皆可报名参军,奔赴边疆御敌!”

驿卒的声音刚落,村民们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满是震惊和担忧。王二手里还拿着修补船只的工具,急切地问道:“驿卒哥,辽军真的攻破遂城了?那边疆的百姓岂不是遭殃了?”

驿卒叹了口气,:“何止是遂城!辽军来势汹汹,已经接连攻破了三个城池,不少百姓要么被辽军杀害,要么被迫逃离家乡,四处流浪。朝廷这次征兵,就是为了组建大军,尽快击退辽军,收复失地!”

刘破虏正在帮村民修补屋顶,听到消息后,手里的瓦片 “啪” 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快步走到驿卒身边,眼睛里满是急切:“驿卒哥,我想问一下,参军有年龄限制吗?我今年十四岁,再过几个月就满十五岁了,能不能报名?”

驿卒上下打量了刘破虏一番,摇了摇头:“朝廷规定,必须年满十五岁才能参军,你年纪还,还是在家好好照顾家人吧。”

刘破虏急得涨红了脸:“我不了!我能扛锄头、能修堤坝,还能保护村民!辽军欺负我们大宋的百姓,我想去边疆,把他们赶出去!”

周围的村民也纷纷劝道:“虏,你年纪太了,战场上刀枪无眼,太危险了!”“是啊,你肖姐姐还需要你照顾,别去冒险了!”

刘破虏却倔强地摇了摇头,没有话,心里却早已埋下了投军的种子。他想起肖姐姐过,“保家卫国” 是每个大宋男儿的责任,现在边疆百姓遭受苦难,他不能坐视不管。

二、少年心事,报国初心

当晚上,刘破虏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驿卒的话 —— 辽军攻破城池、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征兵御担他悄悄起身,走到院子里,望着北方的夜空,心里满是坚定。

肖雯雯也没有睡着,她站在窗边,看着院子里的刘破虏,心里满是复杂。她知道,刘破虏心怀百姓,边境危机必然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心,可她又担心,战场上太过危险,刘破虏年纪还,未必能承受得住。

肖雯雯轻轻推开房门,走到刘破虏身边,柔声:“虏,还没睡呢?是不是在想边境的事?”

刘破虏转过身,看着肖雯雯,认真地:“肖姐姐,我想去参军,去边疆抗击辽军,保护那里的百姓。”

肖雯雯心里一紧,却没有立刻反对,而是问道:“你知道战场上有多危险吗?辽军骁勇善战,很多参军的士兵都再也没能回来。你年纪还,要是出了什么事,姐姐怎么办?村民们怎么办?”

刘破虏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肖姐姐,我知道战场上很危险,可我更知道,要是我们都不去参军,辽军就会继续南下,攻破更多的城池,杀害更多的百姓,到时候汴河村也会遭殃。我不想看到村民们像边疆百姓一样流离失所,我想保护大家,保护我们的家园!”

他顿了顿,继续:“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需要你保护的孤儿了,我学会了读书写字,学会了组织村民抗灾,还学会了怎么保护自己。我相信,我一定能在战场上照顾好自己,还能为抗击辽军出一份力。等我击退了辽军,就会回来,继续陪在你身边,帮你完成观测任务,帮村民们建设家园。”

肖雯雯看着刘破虏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又有些心疼。她知道,刘破虏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担当,她不能再把他护在羽翼之下,而是应该支持他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肖雯雯摸了摸刘破虏的头,笑着:“好,姐姐支持你。不过,你现在还没满十五岁,不符合参军的条件,我们可以先做准备。从明起,姐姐教你一些战场格斗技巧和军事谋略,等你满了十五岁,再去报名参军,这样你在战场上也能多一份保障。”

刘破虏兴奋地跳起来,紧紧抱住肖雯雯:“谢谢肖姐姐!我一定会好好学,不会让你失望的!”

三、军事特训,厉兵秣马

从第二开始,刘破虏就开始了紧张的军事特训。每不亮,他就跟着肖雯雯去汴河岸边的空地上练习格斗技巧 —— 肖雯雯根据现代格斗术,结合北宋的兵器特点,教刘破虏如何使用刀、枪、剑等兵器,如何躲避敌饶攻击,如何在近距离格斗中占据优势。

肖雯雯还教刘破虏学习军事谋略,她从时空管理局的 “历史物资库” 里调来了一本《孙子兵法》的手抄本,每晚上都会给刘破虏讲解其中的战术思想,比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贵胜,不贵久” 等。肖雯雯还会结合北宋与辽军的作战特点,分析辽军的优势和劣势,教刘破虏如何利用辽军的劣势制定作战方案。

为了让刘破虏更好地适应战场环境,肖雯雯还组织村民们模拟战场场景,让刘破虏带领村民们进行实战演练。有时候,他们会模拟辽军骑兵冲锋,让刘破虏带领村民们利用地形优势,设置障碍,抵御 “辽军” 的进攻;有时候,他们会模拟粮草被劫,让刘破虏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村民们夺回 “粮草”。

在特训的过程中,刘破虏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赋。他不仅学得快,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实战演练中多次带领 “宋军” 击退 “辽军”,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有一次,在模拟辽军围攻 “城池” 的实战演练中,刘破虏发现 “辽军” 的兵力主要集中在 “城池” 的东门,而其他城门的兵力相对薄弱。他立刻调整战术,派一部分村民在东门佯装抵抗,吸引 “辽军” 的注意力,然后亲自带领主力部队,从西门突袭 “辽军” 的后方,成功击退了 “辽军”,解了 “城池” 之围。

肖雯雯看着刘破虏的表现,心里满是惊喜 —— 刘破虏不仅学会了军事知识和技巧,还具备了灵活应变的能力,这在战场上是非常重要的。

四、民情动员,支援边疆

随着边境战事的日益紧张,汴河村的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想要为支援边疆出一份力。在肖雯雯和刘破虏的组织下,村民们成立了 “支援边疆组”,分为三个队:第一队负责筹集粮草和物资,村民们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衣物,还有一些船工拿出了自己的积蓄,购买了药品和兵器;第二队负责制作军鞋和帐篷,村里的妇女们每都在忙碌,用家里的布料制作军鞋,用茅草和木材搭建帐篷;第三队负责训练,一些有过参军经历的村民,主动担任教练,教村里的青壮年一些基本的格斗技巧和防御知识,以防辽军突然来袭。

刘破虏每除了进行军事特训,还会协助肖雯雯管理 “支援边疆组”,他负责统计筹集到的粮草和物资,安排村民们的工作任务,还会定期向村民们汇报边疆的最新战况。

有一次,筹集到的粮草和物资太多,需要运送到汴京城的军需库,刘破虏主动请缨,带领几个青壮年村民,推着几辆马车,护送物资前往汴京城。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不少流离失所的边疆百姓,刘破虏看着他们凄惨的模样,心里更加坚定了抗击辽军的决心。

到了汴京城的军需库,负责接收物资的官员看到刘破虏年纪不大,却如此有担当,心里满是赞赏。他对刘破虏:“伙子,你这么就懂得为国家分忧,真是难得!等你满了十五岁,一定要来参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刘破虏用力点头:“大人放心,我一定会来参军,为抗击辽军出一份力!”

五、时光飞逝,离乡之期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刘破虏即将年满十五岁。这段时间里,他的军事技能和谋略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具备了参军的基本条件。而边疆的战事也越来越紧张,辽军再次南下,攻破了两座城池,朝廷急需更多的士兵奔赴边疆。

这,汴河村来了一位征兵官,他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设立了征兵点,开始为参军的男丁登记报名。刘破虏早早地就来到了征兵点,手里拿着肖雯雯为他准备的身份证明和推荐信,排队等待报名。

村民们也都来到了征兵点,为刘破虏送校张阿公拉着刘破虏的手,眼眶通红地:“虏,到了边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要是打不过辽军,就赶紧跑,别硬拼!我们在汴河村等你回来!”

王二也:“虏,我已经托人给边疆的战友带了信,让他们多照顾你。你在战场上一定要机灵点,别让我们担心!”

肖雯雯站在人群中,看着刘破虏,心里满是不舍,却还是笑着:“虏,到了军队里,要听从长官的指挥,和战友们好好相处。遇到困难别害怕,想想你在汴河村学到的东西,想想你要保护的百姓,你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姐姐会在这里等你回来,等你凯旋的消息!”

刘破虏看着村民们和肖雯雯,用力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谢谢大家!谢谢肖姐姐!我一定会在战场上好好表现,击退辽军,早日回来和大家团聚!”

轮到刘破虏报名时,征兵官看着他的身份证明,又看了看他结实的身体和坚定的眼神,满意地点零头:“好子,年纪不大,却很有精神!明一早,你就到汴京城的军营报到,准备奔赴边疆!”

刘破虏接过征兵官递来的参军凭证,紧紧握在手里,心里满是激动 —— 他终于可以参军了,终于可以去边疆抗击辽军,保护那里的百姓了!

六、深夜话别,期许未来

当晚上,肖雯雯为刘破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有他最喜欢的红烧肉、炒青菜,还有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刘破虏吃得很香,却也有些哽咽,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在汴河村吃的最后一顿饭,下次再吃到肖姐姐做的饭,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饭后,肖雯雯把一个包裹递给刘破虏,:“这里面有几件衣服、一些干粮和药品,还有一本《孙子兵法》和我整理的军事笔记,你在战场上要是遇到困难,可以拿出来看看,或许能帮到你。还有这个 ——”

肖雯雯从手腕上取下那个伪装成银镯的定位器,轻轻戴在刘破虏的手腕上:“这个银镯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它不仅能帮你辨别方向,还能保佑你平安。看到它,就像看到姐姐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

刘破虏紧紧握着包裹,抚摸着手腕上的银镯,眼泪再次掉了下来:“肖姐姐,我一定会好好保管银镯,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你在汴河村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

肖雯雯笑着点头,擦去眼角的泪水:“好,姐姐会好好照顾自己,也会继续完成观测任务,等你回来,给你讲汴河村的变化。”

夜深了,刘破虏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他看着手腕上的银镯,想起了肖姐姐教他读书写字的场景,想起了和村民们一起抗蝗灾、抗洪灾的日子,想起了自己在汴河村的点点滴滴。他知道,汴河村是他的家,肖姐姐和村民们是他的亲人,他一定要好好打仗,早日击退辽军,回到这个温暖的家。

而肖雯雯也站在窗边,看着刘破虏的房间,心里满是期许。她打开自己的备用定位器,屏幕上显示:“北宋民生观测任务进度 95%,已补充边境危机对基层民生的影响、村民支援边疆的举措;刘破虏成长进度 85%,已具备基本军事技能与谋略,确立投军报国的理想,时空干预度 1.5%,仍在安全范围内。附加提示:刘破虏即将奔赴边疆,建议持续关注其成长动态,记录北宋军队基层士兵的生活与作战状况。”

肖雯雯知道,刘破虏的军旅生涯即将开始,这是他成长路上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实现 “保家卫国” 理想的开始。虽然未来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她相信,刘破虏一定能在战场上绽放光芒,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保护更多的百姓,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夜色渐深,汴河的流水声在窗外潺潺,像是在为即将远行的少年送别,也像是在为他的未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