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历史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196章 袁绍帐下再寄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6章 袁绍帐下再寄身

赵云在邺城郊外得到刘备密信,得知主公处境艰难,心中既痛且急。他深知袁绍外宽内忌,绝非明主,但主公刘备身陷其中,他赵云岂能独善其身?为贴身保护主公,共度时艰,他毅然决定,光明正大地投奔袁绍!

这一日,赵云整理衣冠,昂首来到袁绍府邸门前,朗声通报:“常山赵云,赵子龙,特来投奔袁车骑,愿效犬马之劳!”

消息传入府中,袁绍正与谋士议事,闻报颇感意外。审配认为赵云是人才,可收用;逢纪则猜忌其是刘备派来的内应。袁绍沉吟片刻,决定亲自见一见这位名震河北的虎将。

“传赵云进见!”

一声令下,赵云被引入戒备森严的州牧府大堂。堂上,袁绍高坐主位,文武分列两旁,目光齐刷刷落在赵云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毫不掩饰的轻蔑和敌意。

赵云步履沉稳,行至堂中,不卑不亢,抱拳行礼:“败军之将赵云,参见袁车骑!”

袁绍捻须打量赵云,只见他虽风尘仆仆,但身姿挺拔,目光锐利,气度不凡,心中暗赞一声“好一条汉子”,表面却不动声色,淡淡问道:“赵子龙,汝乃刘玄德麾下大将,不在徐州辅佐旧主,为何只身来投我河北?”

这话问得刁钻,暗藏机锋。

赵云神色平静,从容应答:“回禀车骑。云本欲与主公共守徐州,奈何曹贼势大,下邳城破,云与主公失散,辗转流离,方至河北。久闻车骑四世三公,海内人望,宽厚待士,故特来相投,愿凭手中长枪,为车骑扫平河北,略尽绵薄之力。” 他绝口不提刘备已在邯城,只自己与主失散来投,既保全了刘备的隐秘,也给了袁绍台阶。

袁绍闻言,脸色稍霁。赵云这番话,既捧了他,又合情合理。但他心中疑虑未消,又问道:“素闻子龙勇武,曾与吕布交锋。不知以为,当今河北,谁可称英雄?吾与公孙伯珪(公孙瓒),孰强孰弱?”

这问题更毒,既是考校,也是试探立场。

赵云略一沉吟,朗声道:“云乃武夫,岂敢妄论英雄?然,公孙瓒暴虐寡恩,士卒离心,其败亡已定。车骑坐拥四州,带甲百万,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更兼民心所向,此乃命所归也!河北英雄,唯车骑耳!扫平公孙,一统河北,指日可待!” 这番话,既回答了问题,又避开了直接比较袁绍与公孙瓒(毕竟公孙瓒对赵云有旧恩),还狠狠拍了袁绍马屁。

果然,袁绍听得眉开眼笑,心中舒坦了不少。他本就喜好虚名,赵云这番吹捧,正中下怀。

谋士审配趁机进言:“主公,赵子龙谋世虎将,今来相投,足见主公威望。正当用人之际,可厚待之,以显主公求贤若渴之心。”

逢纪却冷声道:“赵云之言,虽中听,然其心难测。主公还需谨慎。”

袁绍摆摆手,做出了决定:“子龙远来辛苦,且先在馆驿安顿。待我平定河北,自有重用。” 这便是同意收留,但并未给予实权,显然还有待观察。

“谢车骑!”赵云再次行礼,心中明了。能留下,便是第一步胜利。

退出大堂,自有官吏引赵云至馆驿安置。这馆驿,与刘备所居之处不远,但显然有袁绍的人严密监视。

安顿下来后,赵云立刻设法与刘备取得了秘密联系。当晚,在刘备心腹(如简雍)的巧妙安排下,赵云终于在一处隐秘地点,见到了日夜牵挂的主公刘备!

“主公!”

“子龙!”

君臣相见,恍如隔世!刘备紧紧握住赵云的手,虎目含泪:“子龙!苦了你了!备……备无能,累得众兄弟飘零……”

赵云更是热泪盈眶,单膝跪地:“主公何出此言!是云未能护得主公平安,罪该万死!今日得见主公,云死而无憾!”

刘备扶起赵云,二人互诉别后情由。刘备将下邳城破、糜芳士仁叛变、自己如何突围等经历简要了一遍,言语中充满悲愤与无奈。赵云也禀报了青州求援无果、一路寻来的艰辛。

“主公,袁绍此处,非久留之地。”赵云低声道,“我等需早图脱身之计。”

刘备叹道:“我岂不知?然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唯有暂隐锋芒,静待时机。子龙来得正好,有关、张二位贤弟消息否?”

赵云摇头:“仅有零星传闻,未能证实。云已派人继续打探。”

刘备黯然:“但愿他们平安无事……子龙,你既来此,需格外心。袁绍麾下,派系林立,多有猜忌。遇事需忍,不忍则乱大谋。”

“云明白!”

自此,赵云便在袁绍麾下挂了个闲职,有名无实,与刘备一同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袁绍虽供给粮饷,但并无兵权,行动也受限制。袁绍部下如郭图、逢纪等人,时常冷嘲热讽;袁谭、袁尚等公子,也对他们充满戒心。

日子过得憋屈,但刘备和赵云隐忍不发,低调行事。刘备每日只是读书会友(与一些不得志的河北士人交往),不过问军政。赵云则闭门练武,或借巡营之机,观察河北军情地貌,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段在河北寄身的日子,虽然压抑,却也让刘备集团的核心(刘、赵)得以保全,并为日后脱离袁绍、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而寻找关羽、张飞,团聚兄弟,也成为他们心中最迫切的期盼。

乱世中的蛰伏,是为了下一次更猛烈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