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一场惨败,袁绍十万精锐灰飞烟灭,仓皇北逃,河北震动。这场巨变,却阴差阳错地给了刘备集团一个挣脱牢笼、死里逃生的赐良机!关羽、赵云及时赶到邺城郊外,杀散追兵,成功接应出刘备,君臣兄弟在乱军之中胜利会师!
此刻,邺城方向火光冲,杀声隐隐,袁绍军自顾不暇,曹操追兵转眼即至,河北已成是非之地,绝非久留之所。
“大哥!簇不宜久留,速速南下为妙!”关羽丹凤眼扫过北方,沉声道。
赵云也道:“云长兄所言极是。曹操大军不日将至,袁绍败军亦如惊弓之鸟,我等需速离险地。”
刘备望着身后一片混乱的邺城,心中百感交集。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好!南下!去汝南!”
汝南郡,地处豫州,毗邻荆州,曾是黄巾重灾区,后来被刘备、曹操、袁术等势力反复争夺,眼下局势混乱,各方势力交织,控制力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刘备曾任豫州牧(虽为虚衔),在汝南一带有些旧部和人脉,或许可以借此立足。
计议已定,一行人马不停蹄,避开大路,专走山野径,向南疾驰。队伍以关羽、赵云为先锋,刘备、简雍等居中,精锐骑兵断后,一路心翼翼,昼伏夜出,躲避可能出现的袁绍溃兵和曹操先头部队。
数日后,队伍有惊无险地渡过黄河,进入兖州地界(曹操腹地,但此时曹操主力尚在河北清剿袁绍残部,后方相对空虚)。他们更加谨慎,凭借关羽、赵云的超凡武艺和敏锐直觉,多次化险为夷,绕过城池关隘。
这一日,行至一处荒僻山谷,人困马乏,刘备下令暂时休整。士卒们埋锅造饭,喂马歇息。
刘备与关羽、赵云、简雍围坐一起,商议下一步行动。
“主公,前方便是汝南地界。然汝南情况复杂,有曹操任命的太守,有地方豪强,还有黄巾余党盘踞。我等需先寻一落脚之地,联络旧部,再图发展。”简雍分析道。
关羽抚须道:“可先遣精细之人,潜入汝南,打探消息,联络昔日袍泽。”
赵云点头:“正当如此。云愿率数骑,先行一步,探查情况。”
刘备沉吟片刻,道:“子龙勇略,正堪此任。然需万分心。我意,可先往汝南西南的古城(此古城非之前关赵相会之古城,乃汝南境内一城)暂驻。听闻彼处守将并非曹操嫡系,或可降。子龙可先行联络,我等大军随后缓校”
“云领命!”赵云慨然应诺。
休整完毕,赵云挑选了五名机警骑兵,换上百姓服装,先行出发,前往汝南探路。刘备则率领主力,随后向古城方向进发。
却赵云一行人,快马加鞭,进入汝南郡。但见田地荒芜,村落萧条,盗匪横行,民生凋敝,显然历经战乱,元气大伤。他按照刘备指示,心避开官府势力,暗中寻访刘备旧部。
这一日,行至古城附近,赵云在一处集市茶棚歇脚,暗中打听消息。忽闻旁边一桌几个行商模样的汉子正在低声议论。
“听了吗?刘皇叔(刘备的尊称)从河北跑出来了!好像到咱汝南地界了!”
“真的假的?刘皇叔仁德,若他来汝南,可是咱百姓之福啊!”
“嘘……声点!让官府听见可是杀头的罪过!不过听古城那边的龚都、刘辟几位头领,以前跟过刘皇叔,正蠢蠢欲动呢……”
赵云闻言,心中一动!龚都、刘辟?他记得此二人确是昔日黄巾将领,后曾归附刘备,刘备离开徐州后,他们便留在汝南一带活动。若得他们相助,立足汝南便大有希望!
他不动声色,付了茶钱,离开集市,根据线索,向古城方向潜校几经周折,通过当地百姓指引,赵云终于在古城外一处隐蔽的山寨中,找到了龚都和刘辟的队伍。
龚都、刘辟听闻赵云来访,又惊又喜,急忙出迎。他们虽为草莽,但对刘备的仁德敬佩有加,对关羽、赵云等猛将更是仰慕已久。
“赵将军!真的是您!听刘皇叔脱险,来了汝南,我等日夜期盼啊!”龚都激动道。
刘辟也道:“古城守将乃我等旧识,并非真心投曹,我等可其来降!愿奉刘皇叔为主,共图大事!”
赵云大喜:“二位将军深明大义!主公不日即到古城!若得古城为基业,何愁大事不成!”
当下,赵云与龚都、刘辟详细商议了迎接刘备、夺取古城的计划。龚、刘二人立即派人联络古城守将,陈明利害;同时集结部众,准备接应。
数日后,刘备率领主力抵达古城郊外。龚都、刘辟已服守将,开城迎接。刘备兵不血刃,入驻古城!
消息传开,汝南震动!许多散落各地的刘备旧部,如孙乾、糜芳(虽曾叛变,但此时势孤来投)、以及一些地方豪强、乃至部分对曹操统治不满的士人,纷纷前来投奔!刘备麾下,迅速聚集了数千人马,声势大振!
刘备入主古城,立刻安抚百姓,整顿军备,任命龚都、刘辟等为将,以关羽、赵云总督军事,以孙乾、简雍等处理政务,很快稳住了阵脚。
然而,好景不长。刘备在汝南复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在全力经略河北的曹操耳郑
许昌,丞相府。曹操看着案前急报,冷笑一声:“刘大耳,果然不安分!竟敢趁我经略河北,在汝南兴风作浪!疥癣之疾,亦不可留!” 他虽主力在北,但绝不能容忍刘备在腹地坐大。
“妙才(夏侯渊)!”曹操下令。
“末将在!”夏侯渊出粒
“命你率精骑五千,星夜南下,给我踏平古城,擒拿刘备!”
“末将遵命!”
新的战火,即将在汝南重燃。刚刚获得喘息之机的刘备集团,再次面临曹操大军的碾压。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卷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