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历史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208章 小沛城中暂安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8章 小沛城中暂安身

关羽代表刘备出使郯城,凭借其不卑不亢的气度和超群武艺,在吕布的地盘上不仅毫发无损,反而在陈宫的暗中协助下,广泛接触了对吕布不满的势力,尤其是陶谦的旧部。这场原本是吕布设下的“鸿门宴”,硬是被关羽和刘备集团玩成了“外交渗透战”和“统一战线建立大会”。

吕布偷鸡不成蚀把米,眼睁睁看着关羽在自己的地盘上谈笑风生,联络各方,气得牙痒痒,却又碍于“待客之道”和关羽的威名,不敢轻易翻脸。最后,只得找了个“商议已毕”的借口,客客气气地把关羽这尊“大神”礼送出境。

关羽和孙乾一行人,带着满满的“情报收获”和暗中建立的联络网,安然返回沛。刘备亲自出城迎接,兄弟相见,分外欢喜。听关羽讲完郯城之行的经过,刘备对陈宫的暗中相助感激不尽,也更加确信吕布集团内部已是矛盾重重,离心离德。

“二弟此行,不辱使命,辛苦!”刘备拉着关羽的手,由衷赞叹。

“大哥过奖了。全赖陈公台(陈宫)先生暗中周旋,及大哥仁德之名远播,方能使布贼不敢妄动。”关羽谦逊道。

张飞凑过来,大嗓门嚷嚷:“二哥,你在那贼窝里,就没寻个机会,一刀砍了吕布那三姓家奴?”

关羽丹凤眼一瞪:“三弟休得胡言!两军交战,尚不斩来使,何况吕布表面以礼相待,我岂能做此不义之事,陷大哥于不仁不义之地?”

赵云笑道:“翼德兄,云长兄此行,远胜斩将夺旗。其所布之局,他日或可抵十万雄兵!”

众人皆笑,深以为然。

关羽的成功归来,标志着刘备集团成功化解了吕布的一次重大阴谋,并且反客为主,将势力触角伸入了吕布统治的核心区域。沛的地位,因此变得更加稳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州局势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僵持”阶段。

吕布方面,虽然对刘备恨之入骨,但经历了曹操围攻和郝萌兵败,实力大损,内部不稳,短期内无力组织大规模征讨。加上有关羽郯城之行的“威慑”,他投鼠忌器,暂时不敢对沛用兵,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在沛站稳脚跟。

曹操方面,主力正在全力清剿兖州境内的叛乱,无暇东顾徐州,给了刘备宝贵的喘息之机。

袁术方面,虽对徐州有野心,但正与刘表等在南方纠缠,暂时也顾不上北边。

于是,刘备集团迎来了自脱离袁绍、重返徐州以来,最为宝贵的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

刘备深知机不可失,他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在沛城中,全力推行他的“仁政”建设和“强军”计划,真可谓是“暂安其身,大谋其政”。

政治上,高举“仁义”大旗,收拢人心。

刘备充分发挥其“影帝”级别的亲和力,带着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不是下乡慰问老农,就是开仓赈济贫民,要么就是拜访地方名士,礼贤下士。他治军极严,严禁士卒扰民,买卖公平,一时间,沛及其周边区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与吕布统治下郯城等地的横征暴敛形成鲜明对比。徐州各地的流民百姓,闻风而来,沛人口迅速增加。糜竺、陈登等徐州本土派系,也更加坚定了支持刘备的决心,暗中为刘备输送物资、提供情报。

军事上,低调练兵,积蓄实力。

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三员“万缺亲自操刀,沛的军事训练抓得那叫一个紧。关羽负责阵法操练和骑兵突击,张飞负责锤炼士卒勇猛之气和近身搏杀,赵云则侧重于弓弩射击和机动灵活战术。投降过来的郝萌及其部众,也被打散编入各营,由老卒带新兵,很快融入了集体。刘备还听从赵云的建议,大力发展“军屯”,让军队在不训练的时候开荒种地,实现部分自给自足,减轻地方负担。沛的城防也被加固得如同铁桶一般。

经济上,鼓励农耕,发展贸易。

孙乾、简雍等文官发挥特长,组织流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恢复生产。同时,利用沛地处交通要冲的便利,鼓励商人往来,征收合理的商税,使得府库渐渐充实。

外交上,广结善缘,孤立吕布。

刘备继续通过陈宫等内线,与郯城反吕势力保持密切联系。同时,也派使者北上联络青州的袁谭(虽然希望不大),西边安抚兖州的曹操(暂时虚与委蛇),南边交好徐州的其它郡县守将,最大限度地孤立吕布。

这段时间,沛城内,可谓是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刘备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却精神焕发。看着城池一坚固,军队一强壮,百姓脸上有了笑容,他觉得自己离“匡扶汉室”的梦想,似乎又近了一步。

当然,也不是没有烦心事。最大的烦恼来源,就是他的三弟,张飞,张翼德。

张飞是个闲不住的人,让他整待在城里练兵、种地,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他隔三差五就跑到刘备跟前嚷嚷:“大哥!整窝在这沛城里,骨头都快生锈了!咱们兵强马壮,干脆点齐人马,杀奔郯城,宰了吕布那厮,夺了徐州,岂不快哉!”

每次,都被刘备和关羽连哄带吓地压下去:“三弟!不忍则乱大谋!”“翼德!时机未到,不可鲁莽!”

赵云则往往笑着劝解:“翼德兄稍安勿躁。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待时机成熟,自有你大显身手之时。”

张飞虽然郁闷,但也知道哥哥们得对,只好把精力发泄在操练士卒上,把那帮兵练得鬼哭狼嚎,战斗力倒是提升得飞快。

这一日,刘备正与众人商议是否可以向周边区域适度扩展影响力,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带来了一个惊动地的消息——徐州牧陶谦,因病重不治,在郯城逝世了!

消息传来,沛县衙内,一片寂静。

陶谦的死,既在预料之中,又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徐州权力格局的彻底洗牌!

刘备怔怔地坐着,想起陶谦当年对自己的赏识和礼遇,心中一阵伤感,流下泪来:“陶恭祖……仁厚长者,竟尔仙逝……备,未能见最后一面……”

关羽、张飞等人也面露戚容。陶谦虽能力有限,但为人还算宽厚,他的死,标志着徐州彻底进入了强权争夺的赤裸裸的丛林时代。

伤感过后,一个极其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摆在了刘备集团面前:陶谦已死,徐州无主!下一步,该怎么办?

是继续蛰伏沛,静观其变?还是立刻打出旗号,争夺徐州牧的大位?吕布会作何反应?曹操、袁术又会如何插手?

沛城中这段“暂安身”的平静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一场更大的风暴,随着陶谦的去世,即将席卷整个徐州!

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到了刘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