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元年二月初,高丽都城 平壤城外 校场
初春的风仍带着几分寒意,却吹不散校场上的肃穆。数千名身着粗布军服的高丽青年列队而立,目光坚定地望着高台上的身影 —— 叶青与金允浩并肩站在中央,身旁赵云手持令旗,神色威严。
“诸位将士!” 叶青的声音透过扩音装置传遍校场,“高丽刚平叛乱,倭患未绝,今日设立‘高丽新兵训练营’,由赵云将军主训。只需十日,你们便能脱胎换骨,成为守护家国的锐士!”
校场上响起整齐的应答声,震得地面微颤。这些青年中,既有叛乱后幸存的高丽旧部,也有新招募的贫苦子弟,此刻眼中都燃着期待 —— 他们虽不知 “系统训练营” 的玄机,却能感受到大盛军队的专业与底气。金允浩适时补充:“训练营的粮草、器械,皆由王室承担!望诸位刻苦训练,不负厚望!”
仪式结束后,金允浩忧心忡忡地对叶青道:“国公大人,旧部中不乏忠于王室之人,若他们对训练营心存抵触……”
“陛下放心。” 叶青轻笑,“此训练营乃特殊规制,入营十日,将士便会明辨是非、坚守忠诚,无人能动摇。” 金允浩虽不解其意,却见叶青胸有成竹,便不再多言。
三日后,新兵训练营已见成效。赵云按系统标准操练,从队列步伐到兵器使用,每日训练虽紧凑,却有系统辅助调节体能,学员们不仅不觉疲惫,反而越练越有劲头。而此时,左相李大人正暗中召集心腹大臣,面色阴鸷:“叶青借练兵掌控兵权,咱们得想办法搅乱训练营!”
一名大臣献策:“后勤队多是旧部将领,咱们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在营中散布流言,叶青要吞并高丽,定能让学员哗变!” 李大人眼前一亮,当即派人联络后勤队将领,承诺叛乱成功后封爵赏地。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被收买的将领刚在后勤队提及 “叶青谋逆”,便被身旁学员当场揭穿 —— 这些学员入营近十日,系统已快拉满忠诚度,对叶青的信任深入骨髓。“你竟敢污蔑国公大人!” 一名青年直接将将领按倒在地,押往赵云营帐。
赵云即刻将此事禀报叶青。“意料之郑” 叶青放下手中密信,眼中闪过冷光,“李大人以为能收买将士,却不知训练营的兵,绝非他能撼动。” 他当即下令:“传我命令,封锁左相府、右相府,将参与密谋的大臣全部拿下,当众审讯!”
当晚,平壤城内灯火通明。禁军按叶青指令,迅速包围了李大热人家宅,未费一兵一卒便将众人擒获。次日清晨,王宫前的广场上,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被押跪在中央的李大热人面色惨白,浑身颤抖。
赵云当众宣读他们的罪行:“左相李大人、右相朴大热,暗中联络旧部,意图煽动训练营哗变,勾结倭国谋逆!” 随后呈上他们与倭国密使通信的证据 —— 这些都是叶青通过系统眼线提前截获的。
广场上一片哗然,百姓们怒骂不止。而训练营的学员们更是义愤填膺,整齐列队站在广场两侧,高声喊道:“诛杀叛贼!守护高丽!” 声浪滔,震得李大热人瘫倒在地。
金允浩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彻底折服 —— 他终于明白叶青所的 “忠诚” 为何意,这般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动摇的军心,是高丽从未有过的。他走上前,对叶青躬身道:“国公大人远见卓识,高丽能得您相助,实乃万幸!”
叶青扶起金允浩,目光扫过广场:“叛乱大臣已除,接下来便是稳定朝局。赵云,将拿下的官员家产充公,补贴训练营;另外,让毕业学员接管都城卫戍,沿海防务也全部换上新训士兵。”
“属下遵令!” 赵云应声而去。
十日过后,第一批学员顺利毕业。他们身着崭新盔甲,手持精良兵器,列队走过平壤街头,百姓们夹道欢呼。这些学员不仅战力远超旧部,更对叶青百分百忠诚 —— 每当见到叶青的旗帜,便会自动立正行礼,眼神中满是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