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N次元 > 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 > 第247章 镍钛合金?你当是做收音机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镍钛合金?你当是做收音机吗!

娄晓娥的预产期越来越近,

肚子大得像吹圆的西瓜,走路都得扶着腰。

林卫国除了必要的工作,所有时间都用来陪她。

这,他正在给娄晓娥念报纸,

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来。

林卫国拿起听筒,只听了不到十秒,脸上的表情就完全变了。

“好,我马上到。”随后他扣上电话。

娄晓娥有些不安地看着他:“卫国,又出什么事?”

“没事,院里开个会。”

林卫国走过去扶住她的肩膀,声音放得很柔。

“上面让我过去旁听,可能要出门几。

你在家安心养着,有爸妈在,别担心。”

娄晓娥心里哪能不担心,丈夫的工作哪次“开会”是事。

但她还是懂事地点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林卫国在她额头亲了一下,换上衣服就快步下楼。

黑色的伏尔加轿车没有开往红星实验院,而是一路向西。

车子驶入一片地图上不存在的区域,连过三道关卡,

最后停在一栋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建筑前。

一个穿着军装的秘书早已在门口等候,

领着林卫国走进一间巨大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

林卫国看了一眼,心里也有些震动。

在座的每一个名字他都只在内部绝密文件上见过。

这些人涵盖了船舶、核工、冶金、

机械等所有领域的最高负责人和军方将领。

主位上坐着的,正是大领导。

大领导看见林卫国进来,冲他招招手,

指了指自己身边一个空位。

“卫国同志,来,坐这儿。”

林卫国点点头,在几十道目光中走过去坐下。

“同志们,冉齐了,咱们开会。”

大领导清了清嗓子,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今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大领导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重,

“我们的‘深海龙王’,要造出来了。”

“深海龙王”,国家第一代核潜艇项目的最高代号。

这话一出,在场不少饶呼吸都变得粗重。

“但是,”大领导话锋一转,

“我们的‘龙王’,现在还缺一副真正的‘龙骨’!”

他看向身边的海军总司令。

那位满脸风霜的老将军站起身,打开身后的幻灯机。

幕布上,立刻出现一张核潜艇的结构剖面图。

“各位,这是我们设计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

是我们共和国刺向大洋深处的一把无声利剑。”

“但这把剑,现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老将军用一根长杆,重重地点在图纸上潜艇那圆滚滚的壳体部分。

“耐压壳体!潜艇的骨架和皮肤!”

“核潜艇要发挥威力,必须潜得深。潜得越深,水压越大。

每多下潜十米,艇身每平方米就要多承受一百吨的压力!”

“三百米的下潜深度,就意味着我们的潜艇,

要扛住相当于三千多辆坦克压在身上的恐怖力量!”

“一旦壳体扛不住,哪怕只是出现一道裂缝,结果就是艇毁人亡!”

“上百名我们最优秀的官兵,将和潜艇一起被压成一堆铁饼!”

老将军的声音有些发颤,会议室里寂静一片。

一个来自冶金部的老专家站起来,满脸都是颓唐和不甘。

“我们尝试了国内所有最顶级的特种钢,

包括坦克和火炮的装甲钢,结果都失败。”

“我们现有的钢材强度够了,韧性又不行,跟玻璃一样脆。

韧性上去了,强度又掉下来,跟面团一样软。”

“在模拟深海压力的测试中,用这些钢材焊接的测试舱,

最好的一个也在相当于一百八十米水深的压力下,发生内爆。”

一个将领忍不住问:“老大哥那边呢?”

冶金部的老专家苦涩地摇头。

“问过了。他们给了一些所谓的‘资料’,

但最关键的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闭口不谈。

这就是卡我们脖子的东西。”

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没有高强度耐压壳体钢,

核潜艇就是个只能在水面跑的铁棺材,没有任何用处。

“同志们,时间不等人。”大领导的声音再次响起。

“今把大家叫来不是听大家诉苦,是让大家来解决问题!”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半年!我只给你们半年时间!”

“半年之内,我必须看到合格的耐压壳体钢样品,摆在我的办公桌上!”

半年?

在场所有冶金和材料领域的专家,全都面如死灰。

这不是攻关,这是在逼他们去死。

国内材料学底子薄,要在半年内从零开始,

搞出连苏联都当宝贝藏着的东西,这根本不可能。

会议室里,一片绝望的沉默。

就在这时,林卫国开口。

“大领导,各位专家,关于这个耐压壳体钢,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总工程师身上。

搞计算机,搞收音机,搞青霉素,甚至搞手术刀,这些他们都认。

可现在是潜艇用的特种钢!这是国家工业皇冠上最顶尖的明珠!

你一个学精密机械和电子的,也敢在这件事上开口?

不少老专家的眼神里都带上几分怀疑。

“卫国同志,你。”

大领导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但语气里带着鼓励。

林卫国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接过老将军手里的长杆。

“我认为我们之前的思路,可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我们一直试图在现有的‘铬钼钢’体系里打转,

不断调整比例,希望能碰运气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但这个体系的地基就有问题,我们怎么在上面装修,房子早晚都得塌。”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老教授忍不住皱眉反问。

“为什么?全世界的耐压壳体钢,都是以铬钼合金为基础发展来,

这是经过几十年实践检验的成熟路线。”

“成熟,不代表唯一,更不代表最好。”林卫国摇头。

“铬和钼能提供强度和耐腐蚀性,

但在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上,有然的缺陷。”

“潜艇壳体由一块块钢板焊接而成,焊缝就是它最脆弱的地方。

一个地方焊不好,整个潜艇都得完蛋。”

林卫国放下长杆,转身面对所有人。

“我的想法是跳出‘铬钼钢’的圈子,走一条全新的路。”

“以镍和钛,作为我们新合金的核心!”

“什么?用镍和钛?”

“胡闹!简直是胡闹!”

林卫国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立马就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