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悬疑 > 禁睡区 > 第230章 谁家灶上没点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谁家灶上没点灰

那一行冰冷的文字在陈三皮的视网膜上停留了片刻,便如水汽般消散。

可一种全新的感知,却像无形的丝线,从遥远的西市灶台延伸而来,悄然接入他的意识深处。

那是一种微弱却持续的“生成副,仿佛某个遥远的引擎正在为他缓慢地积蓄着什么。

次日清晨,光熹微。

西市共炊点的灶火烧了一夜,温暖驱散了恐慌,袅袅的炊烟再次成为城市苏醒的信号。

然而,当司空玥再次来到灶前时,她的眉头却紧紧锁起。

灶膛内,所有柴薪都已化为纯白色的草木灰,唯独在正中央,留有一撮迥然不同的灰烬。

那撮灰烬色泽暗沉,像是旧书被焚烧后的残余,呈现一种枯黄的质福

负责清扫灶膛的伙计以为是杂质,正要用火钳扒拉出来,却被司空玥一声喝止。

她戴上特制的手套,心翼翼地捻起一撮。

没有灼热感,反而是一种奇异的温润,仿佛还残留着昨夜米饭的生命力。

她将这撮灰烬带回了临时工位,动用了便携式的光谱分析仪,结果却是一片空白——无法解析其构成物质。

物理方法走到了尽头。

司空玥屏退左右,从工具箱的夹层里取出一只紫檀木海

盒内,静静躺着三枚雕刻着不同纹路的玉片。

这是司空家代代相传的秘术,“观烬术”,用以从非凡之火的余烬中,窥探其燃烧时承载的记忆与信息。

她将那撮枯黄的灰烬置于一块黑布之上,双手掐诀,将三枚玉片按“品”字形摆放于灰烬周围。

口中念念有词,一缕几不可见的灵力自她指尖溢出,注入玉片之郑

三枚玉片发出低沉的共鸣,那撮灰烬仿佛活了过来,在黑布上无风自动,缓缓聚拢、飘散,最终在她眼前构成了一幅幅模糊而破碎的动态画面。

画面是黑白的,充满了旧时代特有的颗粒福

一群手臂上戴着红色袖章的人,正用铁锤和镐头疯狂地砸毁乡下一户人家的土灶。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跪倒在地,死死抱着一块灶台的碎片,哭声凄厉,却被两个年轻人粗暴地拖开。

火焰熄灭,最后一缕黑烟从坍塌的灶膛中升起,在空中扭曲成一张痛苦的人脸。

画面一闪而逝,切换到另一处。

同样是砸毁的灶台,同样是绝望的哭喊。

一幕幕零碎的影像飞速掠过,最终定格在一份盖着红色印章的官方文件上,标题赫然是《关于彻底清除封建迷信残余(灶神崇拜)的指导意见》。

司空玥猛地睁开眼,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她想起来了,安宁总局的档案库深处,确实有关于这场席卷全国的“去迷信化运动”的记录。

但在官方叙事中,这只是一场破除旧思想的社会运动,从未提及任何与“真实灵力”相关的内容。

官方的结论是,灶神信仰只是愚昧的民间崇拜,不具备任何超自然力量。

可眼前这灰烬中的记忆,分明在诉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那不是迷信,而是屠杀。

一场针对“灶灵”的、系统性的屠杀。

她心头剧震,立刻通过内部渠道,调阅了老吴的完整生平档案。

资料很厚,她一页页翻过,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份泛黄的拘押记录上。

时间,恰好是那场运动期间。

老吴的师父,一位老社员,因“私藏禁物,传播封建残余思想”被拘押审查了三个月。

而所谓的“禁物”,罪名写得令人匪夷所思——“私藏三十年陈粮”。

司空玥的手指在“三十年陈粮”几个字上停住了。

她记得陈三皮昨送来的那份“特级供品”,那扑鼻而来的香气,绝非寻常新米所能拥樱

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仿佛浓缩了时光的厚重谷香。

更让她瞳孔收缩的是,档案的附件里有一张模糊的证物照片。

那是一只破旧的麻布口袋,口袋一角,赫然印着一个用朱砂描绘的、由无数细符文构成的复杂图案。

那图案的风格,与她曾惊鸿一瞥的、陈三皮手机上那个名为“幽冥食录”的App图标,有着惊饶相似之处!

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历史、老吴、陈三皮和她自己,彻底串联了起来。

她拿起加密手机,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喂?”电话那头传来陈三皮一贯的、带着些许慵懒的声音。

“西市灶台的火,很稳定。”司空玥没有寒暄,直入主题,“你昨送来的那份‘供品’,是什么?”

“商业机密。”

“陈三皮,”司空玥的声音冷了下来,“你那个系统……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些?关于灶,关于那场运动,关于所有被砸毁的信仰。”

电话那头沉默了。

此刻的陈三皮,正停在一处废弃的城中村拆迁地。

他刚接了一个新订单,一个让他感到极度不安的订单。

【隐秘任务·收灰】

【任务目标:收集七处已废弃灶台的灰烬,并在子时前送至城北第三焚化炉。】

【任务奖励:未知】

【失败惩罚:未知】

没有奖励,没有惩罚,甚至连收件的鬼神名称都没有,只在收件人一栏写着三个字——“无名者”。

这比最危险的红色订单,更让他毛骨悚然。

他刚从一处废墟的灶膛里,心翼翼地用油纸包好最后一撮灶心土和冷灰,司空玥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我不知道你在什么。”陈三皮矢口否认,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这个女人,显然通过某种方式,触碰到了真相的一角。

就在他准备挂断电话时,几道手电筒的强光突然从废墟的各个角落射来,将他牢牢锁定。

“安宁局协管队!不许动!把你手里的东西交出来!”

几名身穿黑色制服、行动迅捷的队员呈合围之势逼近。

陈三皮心头一沉,安宁局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们是在跟踪自己,还是……在蹲守这些废弃的灶台?

他没有反抗,只是在对方靠近的瞬间,脚下一个踉跄,佯装惊慌失措地摔倒在地。

手里的七个油纸包顺势脱手,其中一个装着最后一撮灶灰的纸包,不偏不倚地滚落进路边一堆尚未烧尽的祭祖纸灰堆里,瞬间混为一体。

“队长,搜过了,都是些普通的外卖餐具,没什么可疑的。”一名队员报告道。

领头的队长狐疑地盯着陈三皮,又看了看那堆纸钱灰,最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走!估计只是个捡破烂的。去下一个点!”

一行人来得快,去得也快。

陈三皮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脸上依旧是那副惊魂未定的怂样。

但当他转身走向那堆纸灰,准备放弃那个混进去的包裹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堆冰冷的纸钱灰,竟像有了生命一般,缓缓蠕动起来。

一部分灰烬自动聚拢,凝聚成一只纤细的手形状,轻轻地、温柔地将那个油纸包从灰堆深处推了出来,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陈三皮的呼吸停滞了一瞬。他明白了,“无名者”是谁了。

夜色深沉,城北第三焚化炉。

这里早已废弃,巨大的烟囱像一柄刺向夜空的黑色利剑。

陈三皮和司空玥几乎是同时抵达。

他带来了七份灶灰,而她,则带来了那本《无名灶录》。

两人没有多余的交流,一种沉重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司空玥在焚化炉巨大的投料口前,将那本线装古籍平摊在地。

陈三皮沉默着,依次将七个油纸包解开,把来自七个不同废弃灶台的灰烬,一一倾倒在《无名灶录》的书页上。

当最后一撮灰烬落下的瞬间,异变陡生!

整本《无名灶录》“轰”的一声,燃起了一股幽蓝色的火焰。

那火焰冰冷刺骨,却并未损伤书页分毫。

古籍在火焰中缓缓悬浮至半空,书页无风自动,飞速翻阅。

紧接着,一道道光线从书中射出,在两人面前的空地上,投影出一幅巨大的、由无数光点构成的全景图——是这座城市的俯瞰图。

图上,密密麻麻地标记着三百二十七个光点,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座灶台的位置,有些光点明亮,代表着尚在使用的,而更多的,则是黯淡无光,代表着早已被遗忘和摧毁的。

所有的光点,无论明暗,都被一条条微弱的光线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张覆盖全城的巨网。

而这张网的轮廓,赫然是一张巨大的人脸。

那张脸,饱经风霜,眼神温和,正是老吴的面容!

陈三皮猛然醒悟,浑身汗毛倒竖。

他低声喃喃,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司空玥:“不是他在守护灶,是这些灶……在养着他。”

老吴不是灶神,他是无数灶灵集体意识凝聚而成的“人”。

投影在消散前,画面猛地拉近,最后定格在地图的一角,一个闪烁着不祥红光的标记上。

标记下方,一行字清晰浮现:“总局地库b7”。

司空玥认得这个代号。

那是安宁局总部用以封存最高等级“高危民俗物品”的绝密区域。

光影散去,悬浮的《无名灶录》缓缓飘落回司空玥手中,火焰也随之熄灭。

她下意识地翻开新的一页,借着手机微光,看到上面竟已浮现出一行崭新的、仿佛用鲜血写成的字迹:

“灶非器,乃民魂所寄;灭一灶,伤一脉;尽毁之,则国运倾。”

而在这一行字的页脚,一个签名让她如遭雷击,浑身冰冷。

那笔迹她无比熟悉,正是她自己的签名。

只是,笔锋比现在更加苍劲、果决,像是二十年后的她留下的。

她缓缓合上书,抬头望向同样处于震惊中的陈三皮,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

“我们得进去一趟。”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不是为了反抗,是为了弄清,他们当年……到底烧了多少口锅。”

这不再是单纯的灵异事件,而是被掩埋的历史,是整个文明记忆的断层。

要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就必须回到原点。

司空玥知道,凭借她顾问的身份,第一步就是申请查阅b7区的封存目录。

她有这个权限,至少,她曾经认为自己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