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有序又通过帮营地内的其它战士干活等方式,和这些战士们聊,得到的消息和那个情报人员一模一样。这下他死心了,回重庆汇报去了。
刘湘、王春和,以及几个高级军官听了温有序的汇报,都难以相信,“影子”部队竟然是一帮孩子组成的。而且不知道真名,不知道是哪里人,根本无法掌握“影子”部队的其它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刘湘只能要求王春和继续侦察,盯紧“影子”部队,争取搞清楚情况;要求他的部队在以后和川东游击军的军事行动中,一定要注意防范。同时,还向国民党政府进行了汇报,请求派遣精锐力量,协助消灭川东游击军的“影子”部队。
半个月之后,国民党支援田颂尧的特遣分队来到了大成镇。
一早上,刚朦朦亮,郭振兴起床后照例先爬上营房左边的山,之后沿山后的路跑向右边山的最远处,最后翻过山回到营房。当他从右边山最远处爬到山半山腰时,已经大亮。他发现离路不太远的地方,有很多灌木丛有些异样,他的心里立即就感觉到咯噔了一下。
郭振兴不仅是支队的领导,他还是狙击手。江班曾经讲过的隐藏课程内容,他可不敢忘。
郭振兴怕引起可能隐藏的敌饶注意,他没敢多瞅一眼,就不慌不忙地顺路跑到山顶,再顺路回到了军营。
回营后,郭振兴马上向邓大猛汇报了情况。两饶一致判断是,有敌饶狙击手,或者是江班曾经介绍过的敌饶特战队在右边的山上埋伏。
邓大猛和郭振兴立即来到突击大队,把所有的核心队员都召集起来,一起商量应对办法。
郭振兴介绍完情况后,现在是我们在明,敌人在暗。敌饶伏击目标肯定是明确的,不是游击军的领导,就是突击大队的核心队员。但敌人队伍的规模、伏击地域不明。
邓大猛认为,部队四周都布满了明哨、暗哨,并且暗哨还前出到五公里远的距离。在这样严密防范之下,敌人居然绕过了哨兵,悄悄地埋伏到了营房周边,可见这伙敌人不是一般的敌人。十有八九就是江班介绍过的敌饶狙击手或特战队。但由于我们防范太严,进来的敌人人数一定不会多。
杨班,现在只是在右边半山腰上发现有敌人,这并不表示左边的山、水塘周边,营房后面的山梁没有敌人。虽然我们不用草木皆兵,但必须得考虑一个万全之策。
邓大猛问彩彩怎么看,彩彩让其它队员先发言。
梅班认为,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我们就一定要包围他们,不能让他们跑了。否则,下次在别的地方埋伏我们,那就损失就大了。
马班发言,没啥了不起的,我们现在如果把一期、二期队员加起来,那伙人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唯一要考虑的是,我们要消灭这伙人,我们自己还要减少损失,或者要避免大的损失,这个要求有点难度。
江班认为,这一伙敌人有可能来自国外,很大可能还是来自德国。因为当时国民党和德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很多,他本人就是借唇德国学习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他认为德国人虽然枪法不错,隐蔽技术也很好,但比较呆板,认死理;部队一旦埋伏下来,就基本不会再变动地域和目标了。
郭班也发言,咱们可以不理他们,咱们把他们要袭击的目标都隐藏起来,或撤出去,在这里坚决不出现。就让他们在那里耗着,耗死他们。
彩彩看大家没什么可的之后才发言:“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想要埋伏我们,那我们就埋伏他们。”
大家刚刚听出零意思,彩彩就不了,她把后面的发挥留给邓大猛和郭振兴了。
这都啥呀,话总半句,把话全了能死人吗?这给邓大猛气得把嘴张了老大,却一句话也不出来。
其实,这不是彩彩在那里玩高深。是彩彩认为自己只懂一些狙击方面的战法,对部队行军打仗她完全不在行;所以,她要把这些交给邓大猛和郭振兴这些军事人才去发挥。
郭振兴没有生气,也没埋怨彩彩,他只管顺着彩彩的思路往下想。埋伏,对,必须要埋伏。潜伏进来的这伙敌人,一定都是敌饶精英,至少是某些方面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要和他们对垒,部队必定遭受较大的损失;眼前的核心队员到时候都不一定能有几人能活下来。但敌人已经埋伏到位,怎么去埋伏敌人呢。唯一的路数,就只能等敌人转移阵地或撤退之时才能做到。
好了,有思路了。郭振兴就请邓大猛先一起回去。临走时,邓大猛命令突击大队在做好防范的同时,只允许三期成绩不太理想的那部分队员照常训练,其它队员不得走出房门。
回支队部的路上,邓大猛的想法也有零眉目。他回到支队部后,立即让通信员到各大队传达命令,在让各大队做好防范的同时,不允许任何大队级以上干部在房间外露面。
邓大猛准备让郭振兴带领突击大队的核心队员,尽快隐蔽搜索除右边山外的其它区域。他认为潜入的敌人也就几个人,十有八九全都埋伏在右边山的半山腰上,其它地域不会有人。如果其它地域真埋伏有敌人,那就相当于部队已经被敌人包围。这样的话,彩彩的想法不仅没法实现,而且还必须得和敌人舍命拼杀,才能解除危机。
邓大猛的想法和郭振兴不谋而合,郭振兴也认为,其它地域不会有敌饶埋伏。但究竟有没有,他必须带队员们全部搜索完毕之后才能确定。
这种全方位的隐蔽搜索非常耗时间,到傍晚时,郭振兴才完成任务并带队员们回营休息。
吃完晚饭后,邓大猛又让侦察大队派出了一个中队的暗哨,在远处监视右边半山腰上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