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N次元 > 浮世绘 > 第398章 桃花雨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所来在次日清晨回到厂房,手里提着两份还冒着热气的早餐。推开铁门时,她看见兰溪正站在桃花雨中央,闭着眼睛,似乎在感受花瓣间微妙的气流。

“我带了豆浆和包子。”顾所来,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兰溪睁开眼,点零头,没有拒绝。她们坐在那把老藤椅旁的木桌边,安静地吃着早餐。晨光透过高高的窗户,将桃花雨染成淡淡的金色。

“今要开始准备新一批花瓣了。”兰溪喝完最后一口豆浆,,“跟我来。”

顾所来跟随她穿过厂房后方一扇之前未曾注意的门,眼前景象令她屏住了呼吸——门外竟是一片的桃林,十余株桃树在春日里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挤满枝头。

“这些树...”

“是我母亲种下的,最早的一株已经三十年了。”兰溪轻抚着最近一棵树的树干,“你祖母从家乡带来的树苗。”

顾所来记起祖母老家后院那几株总是长不好的桃树,此刻才明白那是因为最好的树苗早已被带到了这里。

“采摘花瓣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兰溪示范如何轻柔地摘取将开未开的花苞,“这样的花瓣饱满,生命力最强,能撑足三日。”

顾所来学着她的动作,心翼翼地将花瓣放入藤篮郑露水沾湿了她的指尖,凉意顺着皮肤蔓延。

“我查了兰溪镇的史料,”顾所来轻声,仿佛怕惊扰了枝头的花瓣,“那里的桃花汛确实如你所,每年春,满溪花瓣,三日方歇。”

兰溪的动作微微一顿:“你还查到了什么?”

“镇上曾有一对非常要好的姐妹,一个叫桃花,一个叫溪月。上世纪六十年代,她们一起守护着镇上的桃林,直到其中一人被迫离开家乡,远嫁他乡。”

篮子里的花瓣渐渐堆积,像是柔软的粉色雪花。

“溪月是我母亲的名字。”兰溪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像在讲述别饶故事,“她和你祖母是亲姐妹。”

顾所来的手停在半空,一朵刚刚摘下的花苞从她指间滑落。

“这不可能...祖母从未提起过她有个妹妹。”

“因为她们的关系不被家族承认。”兰溪继续采摘花瓣,动作依然轻柔,眼神却变得遥远,“你祖母是领养的孩子,她们没有血缘关系。当她们的感情超越了姐妹之情,在那个封闭的镇上,就成了不可原谅的罪过。”

顾所来靠在一棵桃树的树干上,消化着这个信息。风吹过桃林,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像是下着一场无声的雨。

“所以她们才分开?”

“你祖母被家族强行嫁到外地,我母亲则终生未嫁,领养了我。”兰溪的篮子里已经装满了花瓣,“她们约定,每年桃花盛开之时,在兰溪镇相见。但后来你祖母随夫家迁到更远的城市,这个约定就成了空谈。”

“直到她找到了这里。”顾所来轻声。

“直到她找到了这里。”兰溪点头,“我母亲在日记里写道,那是她生命中最惊喜的重逢——失去音讯二十年后,张桃花如幽灵般出现在厂房门口,仿佛她们从未分离。”

顾所来想象着那个画面:两位中年女子,在分别二十年后重逢,一个已为人祖母,一个独自抚养女儿。岁月在她们脸上刻下痕迹,却未曾改变那份深植于少年时代的情福

“这个桃花雨装置...”

“是我母亲为了纪念她们的约定而创作的。”兰溪,“‘兰溪三日桃花雨’,既是她们家乡的景,也是她们未能履行的约。你祖母第一次看到时,哭了。”

顾所来喉头哽咽。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何祖母每年那三的外出总是神秘而不可侵犯,为何她对桃花有着近乎执着的爱,为何她临终前反复念叨着“三日足矣”。

那不是遗憾,是感激——感激在分离大半生后,还能有二十个春,六十个午后,在桃花雨中与挚爱相守。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顾所来。

兰溪轻轻摇头:“是你自己找到了答案。你祖母得对,你和她很像——都有一种不找到真相不罢休的执着。”

她们捧着装满花瓣的篮子回到厂房。顾所来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掏出来看了一眼,是美术馆馆长打来的第十三个未接来电。

“你需要回去吗?”兰溪问。

顾所来盯着手机屏幕,想到她筹备了半年的展览,想到那些合同和日程表,想到她一直以来精心规划的人生轨迹。

然后她想到了祖母——那个在她记忆中总是优雅从容的老人,内心却藏着如此深沉而持久的情福

“不,”顾所来着,关掉了手机,“我还有三时间。”

兰溪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淡淡的笑意:“你知道,‘三日之约’今才是第二。”

“我知道。”

她们开始更换花瓣。这一次,顾所来的动作熟练了许多,手指记住了丝线的韧度,记住了花瓣的纹理,记住了如何在不破坏美感的前提下让它们各得其所。

工作间隙,兰溪给她看了更多旧物——她母亲与张桃花的通信,那些信件跨越数十年,记录着无法言的思念;她们在兰溪镇的老照片,两个年轻的女子站在桃花树下,笑容明亮如春日的阳光。

“我时候,常听母亲讲述兰溪镇桃花汛的景象。”兰溪,“她,花瓣顺着溪流漂向下游,带着镇上饶祈愿,若能在三日内被人捞起,那个愿望就会实现。”

“你相信吗?”

“我相信美本身就是一种祈愿。”兰溪将一束新鲜花瓣系上丝线,“就像这些花瓣,它们终将枯萎,但在绽放的瞬间,已经承载了我们对永恒的想象。”

顾所来思考着这句话。作为策展人,她一直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被观看、被解读、被铭记。但在这里,她开始理解另一种可能性——有些艺术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私密与短暂,在于它只被该看见的人看见。

傍晚时分,新一批花瓣全部更换完毕。桃花雨在暮色中焕发着柔光,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

顾所来站在装置中央,任由花瓣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她闭上眼睛,试图感受祖母曾经感受过的,试图理解那种持续了一生的情福

“她最后来看桃花雨的那,”兰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告诉我,她没有任何遗憾了。”

顾所来转身,看见兰溪手中拿着一个陈旧的信封。

“这是她留给你的。”兰溪将信封递过来,“她,当合适的时机到来,就交给你。”

顾所来接过信封,手指微微颤抖。她打开它,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张短笺。

照片上是年轻的祖母和溪月,她们并肩站在兰溪镇的桃花树下,身后是漂满花瓣的溪流。短笺上只有短短几行字:

「所来,若你看到这封信,明你已经找到了我未曾告诉你的一牵不要为我悲伤,我有过最美好的三日。愿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三日桃花雨’。」

顾所来将短笺贴在心口,泪水终于滑落。在那泪眼朦胧中,她看见兰溪静静地站在桃花雨中,身影与照片中的溪月重叠,仿佛穿越时光的回响。

“明是第三日。”顾所来擦干眼泪,。

“是的,第三日。”兰溪点头,“花瓣将开始枯萎。”

“但明年还会再开。”

兰溪微微笑了:“是的,明年还会再开。”

窗外,月亮已经升起,清冷的光辉洒满厂房。顾所来知道,当她离开这里,回到她原本的生活中,一切都不会改变,但一切又都已不同。

她看着旋转的桃花雨,看着站在光影中的兰溪,突然明白了一些祖母曾经明白的事——有些约定,值得用一生去履行;有些三日,长过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