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前院,走进中院的过道。
换银这丫头瞪大眼睛看着菜园里的西瓜,绿色的瓜皮躲在藤蔓里。
贾张氏为了防盗,把西瓜种在园子中间。沿着道路能看到两边藏的果子。
正是盛夏,菜园里种满了黄瓜、豇豆、茄子、辣椒和没成熟的金银花。
走在中院过道的丫头嘴角露出几丝口水,她拉了一下菊的衣角,声张嘴道:“妈妈,好多好吃的。”
菊虚了一声,提醒道:“等会儿进去别话知道吗?”
“嗯!”丫头吸了吸嘴角的口水,用力点点头,她还拍拍肚子,希望进屋后它也能争气点。
跟在菊身边的毛票也不敢话,现在他阿爷不在,要是惹别人生气挨了打,哭都没人管。
前面带路的贾张氏路过易家门口,她对一大妈喊道,“老易家的,我家有辈来了!我先带她们去后院见见淮如,孩子你先带着。”
易家门前,两孩探出脑袋,圆圈冲贾张氏喊了声 :“奶奶~”
“哎,奶奶有事儿,圆圈乖,在一奶奶家待会儿。”贾张氏应了一声,带着三人向后院而去。
后院没有几个孩的东西,不用担心这俩乡下的皮孩子搞破坏,贾张氏打算让这几人在后院吃饭,刚好秦淮如还没起床。
她身后的菊扭头看了眼站在易家门口的两个奶娃。
两孩穿着许多布丁的衣,肥嘟嘟白嫩嫩的脸蛋看着像两个福娃娃。菊低头看了眼面黄肌瘦,黄中带黑的闺女,她伸手摸了一下自己娃的头发辫。
以前,菊时候经常听她奶唠叨命由定,什么有些人生来享福,有些人生来受苦。菊那时候真的以为都是老太太偏心的辞,大了后,她也只是在几个村里打转转。
后来,她进过几次城!
只知道别人嘴里的城里人在过好日子,至于怎么个好法儿,她不懂也想不明白。
如今,看到那两个福娃娃,菊似乎明白了!她用自己那粗糙的手,不停的摩擦换银的头发辫。
不知不觉间,几人来到后院贾家门口!
贾张氏伸手拍拍房门,喊道,“淮如,起来没。”
“来了,来了!”
拖鞋踩在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秦淮如先探出一个脑袋,见到门口有陌生人,她调皮的吐吐舌头,“我先换身衣服!等两分钟您再推门。”
贾张氏忍不住骂了一句,“你这死丫头,连衣服都懒得换?懒死你得了。”
等了会儿,秦淮如换了身青色裤子和花布短袖,有些慵懒的打开房门,她吐槽道,“谁知道你会带人来呀,平时都是当拍门,那几个的呢?”
秦淮如没怎么注意菊这几人,她突然想起自己那几个孩子。
“你还知道孩子?我以为你忘了呢,当和棒梗在雨水那边写作业,圆圈和槐花被我扔易家了。这仨儿是张家村的。”
秦淮如揉揉眼睛,询问道,“张家村,东旭那个外伯公?”
“对,他家的人,这个是…”贾张氏到这有些卡壳,她对菊询问道,“你叫什么来着?哪家的媳妇?”
菊看了眼面色红润,唇红齿白,细皮嫩肤的秦淮如,她低头道:“我是张金条的媳妇,您叫我菊就校”
秦淮如点点头,看向菊身边的俩孩子询问道,“这俩呢?”
“这个是老大家的孩子,叫毛票!这个是我家的丫头,叫换银。”菊声音更了几分。
听到这俩孩的名字,秦淮如捂住嘴,嘴角带着笑意的道,“我记得有个堂舅叫金条吧!这俩孩的名字也这么有意思。”
“那是我丈夫,换银的爸。”菊解释了一句。
“行了行了!你俩等会儿聊吧!淮如,你还没吃饭吧!跟着一起吃点,等会儿这仨儿还要回去呢。”贾张氏打断两人话,她准备赶紧把这仨送走!刚好早上有剩的稀粥和窝窝头。
“那行,我跟着吃点吧!”秦淮如点点头,才接着道,“我先去洗洗,还是去中院吃?”
“在后院,我去端饭。”贾张氏没等秦淮如话,转身向屋外跑去。
秦淮如有些若有所思,贾张氏的性子,能省则省,能这么积极端饭来后院,估计和屋里这仨有关系。
她摇摇头,不再想这些,对站着的菊道,“你们先在桌边坐一会儿,桌上有花生,你们先吃,我去洗洗。”
“嗯,你忙。”菊急忙应了一声 看着秦淮如走进卧室。
卧室隔间里,准备的有洗脸盆和水,秦淮如没有关卧室门,能听到她倒水的声音。
毛票听见里面的动静,他急忙跑向桌边,抓起一把花生往自己兜里塞。
“蠢蛋,都是带壳的!剥开装花生米。”菊低声骂了一句,也抓了一把花生用手掰开。
桌上的花生没有多少,都是昨秦淮如三人打牌剩下的零嘴。还有许多都是花生壳。
毛票将手里的花生剥完以后,见桌上都是花生壳,他伸出手不甘心的扒拉两下,因为个子太矮,他还踮起脚尖扒拉。
“别扒了,没有啦!吃一颗炒花生垫垫。”菊剥了两把花生,毕竟是大人,怀里的荷包里装了浅浅的两把花生。
她将一颗花生米塞进换银嘴里,又给自己塞了一颗,母女俩嚼着花生米,都没管毛票。
毛票从兜里抓出两颗花生放嘴里,自己爬上椅子,摆动两只短腿。很明显,这子现在心情非常不错。
“婶婶,这家真有钱,花生都能随便吃。”毛票嚼着香香的炒花生,手不甘心的又扒拉两下桌上的花生壳。一堆花生壳散落在桌子中央。
“别扒拉,咱别讨人嫌,回头又被人赶出去。”菊伸手把散落的花生壳归堆,又用桌上的麻布心的擦干净桌上的花生皮。
毛票又抓了一颗花生米放嘴里,有些羡慕的道,“我娘要是刚刚那位姐姐就好了!人漂亮,还能睡懒觉,不用被奶奶骂。”
菊翻翻白眼,都懒得理这孩!人家有自己的孩子,会要别家的?不是在做梦吗?她刚想让毛票闭嘴,门口传来一声吆喝声:
“来喽,菊,把桌上的茶壶拿开!饭到了。”贾张氏手里提着两餐盒急匆匆闪进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