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黑色背景占据了整个屏幕,那黑色如此深邃,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也吞噬着观看者残存的睡意和侥幸。
紧接着,Scp基金会的徽标——那三个箭头嵌入同心圆,外绕齿轮的冰冷图案——再次浮现,如同一个无声的烙印,刻在每一个注视者的视网膜上。
随后,画面切换。
不再是预先录制的视频,而是一个庄重、简洁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背景是深灰色的金属质感墙壁,除了一个占据显着位置的、稍大一些的基金会徽标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灯光布置得极具专业水准,明亮却不刺眼,将主讲台区域照得纤毫毕现。
主讲台后,站着一位身着深蓝色商业西装的中年男子。
他身姿挺拔,肩膀宽阔,面容刚毅,线条分明。
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是严谨的背头,露出饱满而光洁的额头。
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屏幕,直视每一个观看者的内心最深处。
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多余的波动,只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近乎冷酷的平静。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胸前佩戴的一枚徽章。
银质的底托,中央是复杂而精致的监督者议会图案,边缘环绕着一圈细的英文铭文。
即便透过屏幕,那枚徽章也散发着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
o5-4。监督者议会第四号成员。一个本应只存在于最高机密档案和无数传背后的名字与形象,此刻,就如此真实、如此直接地暴露在全球数十亿人面前。
柒霖的呼吸几乎停滞了。他下意识地屏住气,手指紧紧攥着手机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冰喻也凑得更近,两饶头几乎靠在一起,都能感受到对方紧张的心跳和温热的呼吸。
o5-4没有立刻开口。
他微微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动作沉稳而精准,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正前方的镜头——那眼神仿佛并非在看一个冰冷的镜头,而是在与屏幕前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无声的对视。
然后,他开口了。
声音透过高质量的音响设备传出,与之前那经过处理的画外音不同,这是真实的人声,低沉、有力,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每一个音节都清晰可辨,仿佛经过最精密的计算。
(以下为o5-4演讲内容,通过实时翻译系统全球同步)
“致全体人类同胞。”
开场白简洁到了极致,没有任何问候,没有任何寒暄。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而非开启一场对话。
“自昨日‘帷幕破碎’之日起,我们,Scp基金会,已依据末日学部给出的揭开帷幕情景预案,正式接管全球所有主权国家的行政管理权、军事指挥权及资源调配权。”
冰喻倒吸一口凉气,尽管已经身处其中,但听到基金会如此直白、如此彻底的权力宣告,还是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接管全球政权……这不再是隐藏在阴影中的操控,而是赤裸裸的、摆在台面上的绝对统治。
“此项行动的唯一目的,是应对当前威胁整个人类文明存续的ZK级现实崩溃情景——即‘全面失焦’。
这不是政治博弈,不是意识形态竞争,而是生存与灭亡的单选题。
基金会基于数百年的知识积累、超越现有科技水平的实力,以及不容动摇的决心,是当前唯一有能力执行此选项的组织。”
o5-4的语气没有任何自夸的成分,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如同“水是湿的”般的客观事实。
但这种平静的自信,比任何激昂的宣言都更具冲击力。
“我们清楚,权力的过渡会引发不适、质疑,甚至反抗。
但请认清现实:在‘失焦’面前,旧有的国家边界、政治理念、经济利益,都已失去意义。
维持一个注定崩溃的秩序,是对有限资源和宝贵时间的巨大浪费,是对每一个可能存活下来的生命的极端不负责任。”
“因此,基金会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讨价还价,不承认任何旧有权力机构的独立性。
所有试图阻碍、破坏基金会为应对危机所采取必要措施的个人、组织或残余势力,都将被视为对人类文明生存权的直接威胁,届时,基金会将会予以最果断、最彻底的清除!”
“清除”两个字,他得轻描淡写,却带着一股铁血的味道,让听者不寒而栗。
这不是恐吓,而是声明,一种基于绝对实力碾压的、冷静的宣告。
柒霖感到喉咙发干。
他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基金会的另一面——隐藏在“控制,收容,保护”口号之下的,是足以碾碎一切阻碍的钢铁意志和恐怖的军事实力。
“接下来,是由监督者议会讨论后为应对危机而做出的几项核心举措。”
o5-4微微向前倾身,目光更加锐利。
“第一,人类聚居地计划。基金会将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二十一座大型、高度要塞化、并配备最先进保护,管理,防御技术的人类聚居地。”
屏幕上适时地出现了一张简化的世界地图,上面清晰地标注了二十一个光点,分布在各大陆。
“其中,五座位于美洲,九座位于亚洲,三座位于欧洲,四座位于非洲。”
光点随之亮起,明确无误。
“这些聚居地,将是未来人类文明的火种保存地,是抵御‘失焦’浪潮的最后堡垒。
它们并非舒适的避难所,而是确保物种延续的战略设施。
基金会将投入无法估量的资源,在极限时间内完成建设。”
无法估量的资源……极限时间……每一个词都重若千钧。
“第二,人口筛选系统。”
o5-4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内容却如同重磅炸弹,在冰喻和柒霖心中掀起滔巨浪。
“聚居地的容纳能力并非无限。为确保文明重建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基因多样性,同时也基于最基本的生存优先原则,进入聚居地的资格,将通过一套完全公开、透明、自动化的人口筛选系统进行分配。”
一张复杂的系统流程图出现在屏幕上,无数代码和数据流飞速滚动,令人眼花缭乱。
“该系统源代码,已通过基金会记录与信息安全管理部(RAISA)的全球网络节点,向公众完全开放。
任何具备相关技术能力的人,都可以审查、验证其运行逻辑和公平性。”
开源代码!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举动,彰显着基金会对其技术绝对自信,也试图以此堵住所有关于“暗箱操作”的质疑。
“系统将直接连接全球各主要国家的户籍管理系统——是的,在基金会接管后,这些系统已成为全球统一数据库的一部分。”
o5-4补充道,语气平淡地像是在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系统筛选标准的核心原则为:生存优先,技能保障,随机公平。
具体细则,可在开源代码及基金会官方公告中查询。
系统将在所有聚居地建设完工、确认达到入住标准后,统一启动运校
最终入选名单,即‘白名单’,将在系统运行完毕后全球同步公示。”
这意味着,在聚居地建成之前,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能获得那张“船票”。
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和管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