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李就站在大家面前,有什么疑问就提出来吧?”一个看似主事官的男子走了出来,站在众人面前指着李道。
众学子早就看到了李,听到判官这么一,早就跃跃欲试的众学子纷纷开口指责起来!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猜疑,让现场一下子混乱起来。
这个时候判官不得不打断大家伙儿的话道:“咱们能不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问,大家这么一窝蜂的,谁也听不清到底问了什么,接下来一个人问一个问题,问过的就不咋在提问了!”
话音刚落,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走了出来,其他书生见到已有人走了出去,也就没有在争执,听听他到底能问出什么问题。
书生先是行了个拱手礼,然后将目光看向李问道:“李公子,你是几岁启蒙,读过哪些书,又何时考取的秀才?”
李听后同样来到对方面前,盯着对方的眼睛道:“我三岁启蒙,十一岁考的童生,十三岁考中秀才!四书五经已经烂熟于胸,诗词文赋更是读过不少,再有诸子百家的经典也都有涉及,可以你读过的书我基本都读过,你没读过的,我也全都翻看过!”
“哼,好大的口气,不要以为考中解元,为了自己的面子,在那冒充博学多才的学者!”书生嘲讽的道:“既然你过我读的书你都看过,正好,我前些读了一本杂书,不妨我考考你,看你读没读过!”
周围人也都像看傻子一般看着李,人家问你读过哪些书,你如实回答即可,为啥还要人家读过的书他都读过,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真是狂妄之大!
葛老以及那位刘老听后也是微微皱眉,这等大话就是他们这种读了一辈子书的人都不敢,更何况眼前这个十四岁孩子呢。
李倒是表现的非常从容,看着那位书生道:“尽管出题,不过我要补充一句,市面书籍流通版本不同,我不敢保证我读的就是你看的那本,所以有些出处还请公子理解!”
“唉,这我当然知道,特别是那些名气的书本,版本就更多了,你尽管,只要大题内容对的上,我就认为你过了!”那个书生也是讲道理的,满口答应了李的提议!
“好,那请公子出题吧!”李拱手道!
那位公子沉思片刻后道:“前几,我的挚友在京城给我寄了一本书,名曰《型世言》不知道李公子可读过?如果有,能否告诉我第一回写了什么?”
李听后陷入沉思,这本书他确实没听过,但这不影响他的回答,他赶忙启动外挂,片刻后微微一笑道:“这本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钱塘的陆人龙先生所作吧!”
那个书生听后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但感觉不对,急忙道:“这个,这个生也不知,当时朋友只是把正文抄送一部分,并未写明作者!”
“你这朋友也真是的,既然抄了人家的书,为啥不告知你作者呢,这对作者来是多大的侮辱!”李先是训斥一番,然后继续道:“罢了,我已经告诉你,以后记住就行了!至于你的第一回内容,那我就以回名告诉你吧,这本书共十卷,第一卷第一回名曰: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我的可对?”
那个书生震惊的看着李,要知道这本书他只有前三卷的内容,还是前两刚刚收到的,到今他还没有读完,不过第一回名字确实是这个名,他只好拱手深鞠一躬,以表示对方回答的正确!
李微微点头,朝四周人看了看后高声道:“这位公子出题目的我想大家都知道原因吧,他就是在考验我读书的多少,看我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墨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我没有这点自信,就不会现在这跟大家伙对峙了!所以我希望接下来的题问更专业一点,也好让我好好发挥!”
这句话一出,让在场的书生脸色都有一些难看,相互看了一下后,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在提问的!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还好这个时候,有人喊了一句,这才让场面恢复了正常!
“方公子,我们这里数你学问最大,不如你出来问问他,如果你的问题他都能答上来,我们就相信他没有作弊!”
“对,我们就相信方公子!”
“方公子,以你的学识肯定能考住他…”
本来是吃瓜看戏的方鸣海,一下子被抬了出来,他露出无奈的表情看向李,李先是呵呵一笑,随后露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十分诚恳的对方鸣海道:“既然大家伙让你出来,那咱俩就切磋一下,也正好让我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大家的那么优秀!”
方鸣海见李不像是笑,原本压抑内心的想法一下就涌了出来,他看着李确定问道:“公子的可是心里话?”
“当然!”
“那好,我就领教一下公子的学问到底有几何?”
“放马过来!”
方鸣海沉思片刻对李道:“既然测的是您的学问,那不如就按照科举制度来一场。”
“自今年元旦起,满洲爱新觉罗家族将国号改名大清,我北辽百姓就常常听对方要霸占我北辽,虽然不知真假,但已困扰我百姓多时,正好借此为题,想听听李公子的高见!”
方鸣海出这题一是拷问李的学问到底如何,另外他也是出自私心想要看看这个主子到底有没有本事!
此刻不光那些儒生在盯着李,就在一旁的辽王和布政使也在看向李,葛老和刘老包括大公子也都竖着耳朵听李的作答!
李听后陷入沉思,右手托着下巴思索好久才缓缓开口道:“北辽,九边之首,神京之屏。胡骑欲夺疆土,非独疆土之危,实乃人心之撼。”
方鸣海听后眼睛大亮,激动的往前走了几步,但随即想到了什么,急忙收住脚,脸色潮红的看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