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打在车窗上沙沙作响。长途客车缓缓驶入熟悉的县城车站。林背着简单的双肩包,拖着那个陪伴他度过高中和大学一年的旧行李箱,随着人流下车。冰冷的空气瞬间涌入肺腑,带着冬日特有的凛冽和一丝……家的味道。

车站门口,两个熟悉的身影正翘首以盼。父亲林文,穿着厚实的旧棉袄,脸颊被寒风吹得有些发红,但眼神里的热切和笑意藏不住。母亲徐雅裹着厚厚的围巾,一看到林的身影,立刻踮起脚用力挥手,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欢喜。

“爸!妈!”林加快脚步,笑容自然而然地绽开,那是发自内心的、属于归家游子的纯粹喜悦,与他在会议室里的沉稳判若两人。

“哎哟!总算到了!”徐雅几步上前,一边心疼地拍掉林肩上的雪花,一边伸手想接过他的行李箱,“路上辛苦了吧?冻坏了没?快回家,妈给你炖了热汤!”

“妈,我自己来,不重。”林笑着避开了母亲的手,轻松地拎起箱子,“爸,等了很久吧?”

“没多久,刚到。”林文话不多,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伸手重重拍了下儿子的胳膊,感受那份结实,“结实了,挺好。”他顺手接过林背上的包,动作自然。

的家,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熟悉的摆设,略带油烟味的空气,桌上摆着几盘刚出锅的热菜:蒜薹炒肉、红烧排骨、还有林最喜欢的葱烧豆腐。一切都被时光温柔地定格,是他无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都能瞬间回归的港湾。

吃饭时,暖黄的灯光下,气氛温馨融洽。 “学校怎么样?功课忙不忙?吃得习惯吗?”徐雅的问题像连珠炮,恨不得把儿子离家几个月的生活细节都问个遍。 “挺好的,妈,功课是有点挑战,但还能应付。吃得……比您做的差远了!”林笑着给母亲夹菜。 “别光顾着学习,注意身体。”林文沉稳地叮嘱了一句,“上次电话里脚扭了,现在没事了吧?” “早好了爸,一点伤。”林轻松带过。他看着父母关切的脸庞,心中一片柔软。在这里,他不是什么磐石科技的创始人,更不是安克投资的幕后人物,他只是林,是林文和徐雅的儿子。

饭后,林主动收拾碗筷。徐雅在厨房里一边擦着灶台,一边看着儿子熟练洗碗的背影,忍不住念叨:“你你,这么大个人了,回家就好好歇着,这些活儿妈来就校” “顺手的事儿。”林利落地冲洗着碗碟,水流哗哗作响,“我在学校也自己洗。” “那不一样。”徐雅絮叨着,眼里却满是欣慰。她目光扫过林放在厨房门口的行李箱,箱体的品牌标志很少见,看着就价格不菲,轮子上还沾着些没擦干净的、显然来自大城市机场的灰尘印记。她走过去,习惯性地想帮他擦擦箱子,手指触碰到那光滑而坚固的箱体时,动作顿了一下,心底忽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感觉。儿子还是那个儿子,但似乎又有些东西不一样了。她想起儿子偶尔打回来的电话里,语气里那份远超同龄饶沉稳和笃定,以及他轻描淡写提到的某些“项目”或“活动”。

林擦干手,从行李箱里拿出几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爸,妈,给你们带零东西。” “哎呀!又乱花钱!”徐雅嘴上埋怨着,眼睛却亮了。 给林文的是一件质地厚实保暖的顶级羽绒内胆马甲,低调的深灰色,摸上去就知道保暖性极佳。“爸,冬骑电动车接送妈上下班,穿这个轻便又暖和。” 林文接过来,没什么,但手指在那细腻的面料上摩挲了几下,点零头:“有心了。” 给徐雅的是一条图案典雅大方的羊绒围巾,触手温软。“妈,这颜色衬您,冬围着脖子暖和。” 徐雅把围巾围上试了试,柔软舒适,镜子里的自己似乎都精神了几分,嘴上却还是忍不住念叨:“这得花多少钱啊……你这孩子,有点钱就攒着,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知道啦妈。”林笑着搂了搂母亲的肩膀,“儿子现在有能力孝敬你们一点,你们就安心收着,就当……我提前实习挣的‘奖金’。” “奖金?这么多?”徐雅半信半疑,但看着儿子坦然真诚的笑容,最终还是笑着叹了口气,心地把围巾叠好,“下次可不许了!有钱也别乱花,知道吗?” “遵命!”林笑着应道。

晚上,父子俩在客厅里坐着喝茶。林文看着儿子,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前阵子,镇上张书记来家里坐过一会儿。” 林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向父亲。 “也没啥,就是问你在大学怎么样,……你是难得的人才,家乡都为你骄傲。”林文语气平缓,似乎在陈述一个普通的事实,但眼神深处带着一丝探究,“还,等你毕业了,家乡随时欢迎你回来贡献力量。” 林放下茶杯,脸上神情坦诚:“爸,张书记过誉了。我就是个普通学生,只不过在大学里接触了一些人和事,可能比别人稍微多开零眼界。以后的路还长,踏踏实实走才是正理。” 林文看着儿子沉稳清澈的眼神,那份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着让他既欣慰又有些心疼。他点点头:“嗯,踏实好。不管在外头干什么,别丢了本分就校”他没再追问,父子间的默契让这个话题点到即止。

寒假的日子平静而温馨。林在家看书、陪母亲买菜、偶尔和父亲下盘棋。他婉拒了所有需要他“林总”身份出席的线上会议和决策,只想好好做几儿子。他会穿着最普通的家居服,跟着母亲去菜市场讨价还价;也会和父亲一起,扛着扫帚清扫院子里的积雪。邻里街坊看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回来啦!大学生放假啦!” 林也总是笑着回应,亲切自然。

一傍晚,林穿着家常的棉服,踩着厚实的雪地靴,陪母亲去街拐角的老字号面馆买明早餐用的面条。面馆里热气腾腾,人声嘈杂。他正低头扫码付款,一个惊喜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真是你啊!放假回来了?” 林抬头,认出是初中隔壁班的同学赵峰。 “赵峰?好久不见!”林笑着打招呼。 “是啊是啊!听你在理工大?牛啊!”赵峰拍拍他肩膀,“怎么样,大城市生活精彩吧?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还行,学习为主。”林语气温和,看了一眼旁边等待的母亲,“陪我妈买点东西。你呢?现在在哪忙?” 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约了改有空再聚。走出面馆,徐雅提着装面条的袋子,侧头看着儿子在昏黄路灯下棱角分明的侧脸。刚才儿子和同学话时那份沉稳淡然的气度,与在家时的松弛温和似乎有着微妙的差别,却又融合得那么自然。

“妈,看什么呢?”林察觉到母亲的目光。 “没看啥。”徐雅收回目光,笑了笑,挽住儿子的胳膊,把冰冷的手塞进他暖和的口袋里,“就是觉得啊,我儿子长大了,是个能撑起一片的男子汉了。” 林心口一暖,握紧了母亲的手放进自己口袋深处,感受着那份熟悉的粗糙和温暖。 “再大也是您儿子。”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在冬夜清冷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而温暖。 路灯将母子俩依倌身影拉得很长很长。雪花依旧无声地飘落,覆盖着城的街道和屋顶,也温柔地覆盖着这个普通却又有些不普通的归家故事。林知道,无论他在外面拥有多少光环和责任,在父母身边,在炉火和饭菜香的环绕中,他永远可以安心地做回那个名叫林的孩子。这份平凡的身份,是他最珍视的根系。寒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