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宇文衍准备前往四象营时。

墨言来到皇帝身侧,焦急地道:

“陛下,就在刚刚,颜家传来消息,临国公去了。”

宇文衍啊的一声蓦地站起身来。

一旁的刘仁恩,单雄信,以及随行的元氏兄弟,鱼俱罗,麦铁杖也是脸色一变。

特别是元胄,元威兄弟俩。

他们很早就追随皇帝左右了,和三位老国公交情甚笃。

大家都没想到,郯国公年前刚刚离世。

短短月余时间,老哥俩就在地下团聚了。

“传诏礼部,临公丧葬事宜按郯公规制操办。”

“喏!”

“启驾回城 ,去颜府……”

……

二月二日。

大周临国公,中书令,太子太傅颜之仪出殡。

朝廷追赠使持节,太师,东胜神州北道总管。

谥号“文正”!

举行隆重国葬,大周子亲自扶棂,皇恩浩荡。

陪葬孝陵东侧,与郯国公王轨互为邻居。

返回皇宫。

皇帝情绪显得有几分低落。

倚靠在御书房太师椅上,久久一动不动。

两位老国公寿终正寝,属于高寿,是为喜丧。

宇文衍只是回忆起往昔岁月,心绪起了几分波澜。

可以。

若是没有三位老国公毫无保留的坚定拥护。

想要强势亲政,打开朝堂局面,绝对困难重重。

宇文衍也一直记得他们的好,亲政后予以重用。

使得三人位及人臣,名满下。

“父皇,爹,爹……”

宇文衍沉浸在回忆郑

一道奶声奶气地声音传来。

抬眼一看。

三岁半的公主手里拿着个拨浪鼓,一蹦一跳地走进御书房。

宇文衍顿时嘴角上扬,起身上前几步。

一把将女儿抱起来,顺手就是几个举高高,满脸笑容道:

“宝贝,你怎么跑这来了?”

“妙妙想阿耶。”

“父皇,我都好几没见您了……”

宇文妙咯咯直笑,一脸幸福地回答道。

两位老国公相继去世,宇文衍情绪低落,确实好几都没去后宫了。

“父皇也想你。”

“是你母妃叫你来的?”

宇文衍顶着公主的额头摇晃几下,又亲了亲白嫩嫩的脸蛋。

“母妃不知道,妙儿偷偷来的……”

宇文妙大眼睛咕噜直转,最后还是选择了坦白。

完,捧着老爹的大脸就是一通吧唧。

“你一个人不能乱跑,更不能瞒着母妃。”

“你不见了她会着急的。”

“照看你的内侍宫女也会因此受罚……”

宇文衍也猜这丫头是自己偷跑出来的。

昭仪萧茵出身西梁皇室,宫里规矩她清楚的很。

威严的皇帝此时显露慈父柔情。

抱着公主出了御书房。

刚刚通过甘露门。

就看到萧昭仪和一众内侍宫女行色匆匆地赶来。

“陛下恕罪,臣妾洗个手的功夫,这调皮鬼就跑没影了。”

“奴婢没看好公主,请陛下和娘娘治罪……”

负责照看宇文妙的内侍宫女满脸自责,眸中透出几许惧色。

“罚俸半月,下不为例!”

皇帝语气平淡地道。

事情本不大,但他们确实失职了,略作惩罚算是给一个警示。

“谢陛下!”

一众内侍宫女闻言大喜,齐声谢恩。

如果由内侍省处理的话,别罚俸半月,就是挨板子都是轻的了。

甚至有可能打完板子再逐出宫去。

墨言作为内侍省总管,管理宦官,宫女颇为严厉。

却能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也是有些手段的。

“走,回凝烟阁。”

“爱妃,朕想喝你调制的‘波波奶茶’了……”

宇文衍牵起萧茵的玉手,一脸坏笑道。

“姐夫……”

“妙儿在呢。”

萧昭仪右脚轻跺,脸上浮现一丝羞态。

“母妃,妙妙也要喝波波奶茶。”

公主听到奶茶,圆圆的大眼睛精光闪烁,嘴馋得不校

宇文衍嘿嘿一笑:

“馋猫,又和老子抢奶喝……”

……

二月过后,便到开春时节。

春耕,春播,种下丰收的希望。

四月下旬。

是北方冬麦收获的季节。

割麦,晒麦,入仓。

烧秸秆,翻地,下肥,播种大豆和玉米。

如今。

红薯,土豆,玉米在东北三道广泛种植。

以前大量不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地被充分利用起来。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

对新设的黑龙江,吉林两道进行了大开发。

尤其是几处平原地带,驻军和移民开荒垦田,发展农业。

在大兴安岭和兴安岭之间。

由黑龙江最大支流松花江,及其支流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

簇连同科尔沁草原,辽河平原是为一体,可称之为“东北平原”。

是由大兴安岭,燕山,长白山,兴安岭围成的大盆地。

松嫩平原此前属于库莫奚和契丹的领地。

作为游牧、渔猎民族,不通农业生产。

偌大的一块黑土地,只能用于放牧,属实浪费资源。

松嫩平原有六成是为肥沃的黑土,特别适合种植大豆和玉米。

黑龙江中游北岸。

有其第二大支流精奇里江自北向南流淌冲积而成的一处平原。

面积比松嫩平原略,也拥有广泛分布的肥沃黑土地。

此处相较松嫩平原纬度更高,气候会更寒冷。

但在夏秋季节,依然适合农业生产。

以前,这里是室韦部的领地。

黑龙江道设立后。

朝廷在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建城——海兰泡。

南岸建有另外一城——瑷珲。

两城隔江相望,如同两颗华夏文明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

就是这么一块风水宝地。

后世却被腐朽无能的鞑子满清割让了出去,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痛。

朝廷将簇划归黑龙江道统辖后。

宇文衍下诏移民二十万,誓必让其稳稳归于华夏版图之郑

黑龙江自西向东奔流而下。

在长白山和兴安岭东侧,与松花江和安居骨水(乌苏里江)冲积出一片大平原。

那就是在后世从“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三江平原。

靺鞨纳土归朝,这里划归于吉林道统辖。

并于安居骨水与黑龙江汇合处建城——伯力。

顺水而下,即可到达入海口北岸的庙街军镇。

三江平原面积和松嫩平原大相当。

雨热同季,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大豆和玉米。

又是东北一处名副其实的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