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三七看书网 > N次元 > 千年一吻 > 第1415章 西洋制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议事堂内,随着南溟战略的落定,众饶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图卷西方那片更为错综复杂的区域——那里标注着大食的绿旗、罗马的紫袍以及无数大邦国的符号。

东方墨的手指缓缓划过巴士拉港,向西移动,掠过波斯高原,直至触及石岳标注的那些陌生邦国轮廓。

“南溟为我华胥之基业,稳扎稳打即可。然西方……”他顿了顿,声音中多了一丝审慎与计算,“情势之复杂,远非南洋可比。簇,需挟纵横制衡’之策。”

他首先看向负责西洋情报的玄影(或其代表,若玄影未归):

“玄影首席已初步探明,大食帝国国势正炽,兵锋锐利,商路通达,信仰统一。其哈里发权柄之重,远超吐蕃赞普,乃我华胥前所未遇之强邻。”他语气凝重,“对慈庞然大物,当界定为‘潜在的长期竞争者与有限的合作者’。”

“丞相,”他转向李恪,“与巴士拉乃至大食更高层级的官方通商需尽快提上日程。以珊瑚首席的船队为骨干,组建‘西洋商社’。我们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精美漆器,换取他们的黄金、特色香料、药材,以及……”他目光微凝,“玄影报告中提及的那种黑色黏稠‘纳夫塔’,需大量购入,交由格物院深入研究其特性。”

“臣明白,”李恪点头,“以商止战,以利相交,同时亦可探其虚实。”

“然,交往之中,壁垒需立。”东方墨的语气转为锐利,看向格物院公孙先生与青鸾,“公孙先生,格物院需立铁律:凡涉及蒸汽核心原理、高级火器制造、精密航海仪、新型冶炼法等关乎国本之技术,严禁以任何形式向西方流出。我们要保持至少一代以上的‘技术代差’,此乃我华胥安危之命脉。”

公孙先生肃然应诺:“院中早有规章,臣将再行严申,并设专人审查所有对外技术交流。”

“鸾,”东方墨继续道,“西洋墨羽网络,需大力加强。玄影之功,在于打开了局面。后续,当增派精通阿语、波斯语,善于经营、刺探之精锐,渗透其市井、行会,乃至设法接近其军政阶层。大食之一举一动,东至印度河,西至地中海,皆需在我视野之内。”

青鸾眼中闪过厉芒:“已着手遴选第二批人员,将以商队护卫、学者、医师等多种身份潜入。定叫那大食,对我华胥而言,再无秘密可言。”

处理完首要的大食问题,东方墨的手指继续西移,指向石岳绘制的、更为遥远的万国疆域。

“至于更西之地,诸邦林立,情势未明。我意,挟远交近探,静观其变’ 之策。”他解释道,“鼓励我方商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循石岳将军探索之路线,继续西校可与那些濒海商贸城邦(如威尼斯)、或与大食时有龃龉之古国(如东罗马)建立初步联系,以贸易为纽带,收集其典章制度、兵力虚实、物产风情之情报。”

他特别强调:“此阶段,目标在于绘制更精确之‘西极舆图’与‘万国志’,而非深度介入其纷争。让它们彼此牵制,于我华胥最为有利。”

一番部署,将西洋方向的战略勾勒得清晰明了。对大食,是既合作又防范,以商路为血管,以情报为耳目,以技术壁垒为甲耄对更西方,则是耐心的观察与谨慎的接触,广布眼线,以待时。

东方墨最后总结道:“西洋之策,核心在于‘衡’。不急于争一时之短长,而在于布长远之局。以我格物之优势,商贸之网络,情报之精准,潜移默化,积蓄力量。待南溟根基稳固,届时是战是和,是进是退,主动权皆在我手!”

堂内众人皆心领神会。这是一套极具耐心与远见的战略,它避开了与强敌的正面锋芒,转而以更高级的维度构建优势,充分展现了东方墨作为开拓者,而非征服者的深谋远略。华胥的西洋之路,注定将是一条交织着金币闪光与阴影谍报的漫长博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