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捷报送京,晋升校尉
遂城保卫战的捷报很快传到了汴京城,宋廷上下一片欢腾。韩世忠将军亲自向朝廷上奏,详细禀报了刘破虏在战役中的突出贡献 —— 献策火攻、冒险传讯、奋勇杀敌,请求朝廷为其记功封赏。
没过多久,朝廷的旨意便传到了边疆宋军大营。韩世忠将军在大营广场上召集全体将士,高声宣读圣旨:“奉承运皇帝,诏曰:宋军先锋刘破虏,于遂城保卫战中,足智多谋,勇冠三军,助宋军击退辽军三万之众,保卫边疆百姓,功绩卓着。特晋升刘破虏为忠武校尉,统领五百士兵,镇守遂城外围防线。望其再接再厉,为大宋戍守边疆,再立战功!钦此!”
刘破虏听到圣旨,心中激动万分。他快步上前,跪地接旨:“臣刘破虏,谢主隆恩!臣定当不负朝廷信任,不负陛下重托,誓死保卫大宋边疆,击退辽军!”
起身时,韩世忠将军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地:“刘校尉,恭喜你!你年纪轻轻便有如川识与谋略,实属难得。今后你统领五百将士,责任重大,要多向老将请教,团结麾下士兵,守住遂城这道防线。”
“末将遵命!” 刘破虏郑重回答。他知道,晋升校尉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 五百将士的性命、遂城百姓的安危,今后都系在他的身上。
消息传到遂城,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刘破虏庆贺。之前被他安慰过的老大娘,特意提着一篮刚蒸好的馒头,来到刘破虏的军营,笑着:“刘校尉,你是我们遂城的大英雄!这篮馒头你拿着,给将士们长长,希望你们吃饱了,有力气再打辽军!”
刘破虏接过馒头,感激地:“大娘,谢谢您!我代表将士们谢谢您!我们一定会守住遂城,不让辽军再伤害百姓。”
麾下的五百将士也对这位年轻的校尉心服口服。尤其是高大壮和李文博,两人主动请缨留在刘破虏身边,一个任副将,一个任弓弩手统领,誓要与他并肩作战。
二、整训军队,严阵以待
晋升校尉后,刘破虏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训麾下的五百将士。他深知,这支队伍虽有战斗力,但士兵来自不同部队,配合尚显生疏,必须通过严格训练,提升整体战斗力。
每不亮,刘破虏便带领将士们进行体能训练 —— 负重跑、爬高墙、举石锁,每项训练他都亲自参与,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有士兵体力不支掉队,他从不呵斥,而是停下来鼓励对方:“兄弟们,我们是遂城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练出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战场上活下去,才能保护身后的百姓。再加把劲,我们一起坚持!”
体能训练结束后,便是战术演练。刘破虏结合遂城外围的地形,设计了多种防御战术:在山坡上设置陷阱,用于阻挡辽军骑兵冲锋;在河道旁挖掘战壕,安排弓弩手埋伏,利用弓箭射杀敌军;在开阔地带布置拒马,减缓辽军进攻速度。
他还将肖雯雯给他的军事笔记中的战术,结合实战经验改编后,教给将士们。比如 “梯次防御法”—— 将士兵分为三队,第一队在前线阻击敌军,第二队在后方支援,第三队作为预备队,根据战场形势随时补位,确保防线不被突破。
高大壮起初对这些 “新战术” 有些不解,私下对刘破虏:“校尉,咱们以前打仗都是猛冲猛打,哪用这么多花样?会不会太复杂了?”
刘破虏耐心解释:“高大壮,辽军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光靠猛冲猛打,我们伤亡会很大。这些战术看似复杂,却是根据辽军的弱点设计的,能以最的伤亡,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你放心,只要大家熟练掌握,一定能发挥作用。”
在刘破虏的耐心指导和以身作则下,将士们的训练热情越来越高,战术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仅仅半个月,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便有了显着提升,成为了遂城外围一道坚固的防线。
三、辽军反扑,兵力倍增
就在刘破虏整训军队的同时,辽军也在积极筹备反扑。遂城保卫战的失败,让辽军颜面尽失,辽军主将耶律洪基更是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五万辽军,号称十万,向遂城进发,誓要攻破遂城,洗刷前耻。
军情传到宋军大营,韩世忠将军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会议上,不少老将面露忧色 —— 五万辽军兵力是宋军的三倍,且耶律洪基久经沙场,战术老练,此次反扑来势汹汹,遂城防线面临严峻考验。
“刘校尉,你镇守遂城外围,最先接触辽军。你有什么想法?” 韩世忠将军看向刘破虏,问道。
刘破虏起身回答:“将军,辽军此次兵力虽多,但长途奔袭,必然疲惫。我们可以利用遂城外围的地形,先打一场伏击战,消耗辽军的兵力和士气,再退守遂城,与城内守军内外夹击,击退辽军。”
“伏击战?” 一位老将质疑道,“辽军吃过一次亏,必然会加强戒备,伏击战恐怕难以成功。”
刘破虏早有准备,他拿出一张绘制好的地形图,指着遂城以西的 “野狼谷” :“将军,各位将军请看。野狼谷地势狭窄,两侧是高山,只有中间一条通道,是辽军前往遂城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在谷内设置滚石、陷阱,在两侧山上埋伏弓弩手,等辽军进入谷中,再发起攻击,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韩世忠将军看着地形图,又看了看刘破虏坚定的眼神,点零头:“好!就按刘校尉的计策办!我再派两千士兵支援你,务必打好这场伏击战,为后续防御争取时间。”
四、野狼谷伏击,初挫辽军
按照计划,刘破虏带领麾下五百将士,以及韩世忠将军派来的两千援军,提前抵达野狼谷,布置伏击。高大壮带领士兵在谷内挖掘陷阱,铺设尖刺,在山顶堆积滚石;李文博带领弓弩手,在两侧山上隐蔽起来,校准弓箭射程;刘破虏则带领剩余士兵,在谷口附近埋伏,等待辽军进入伏击圈。
次日清晨,辽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了野狼谷。这支部队约有五千人,由耶律洪基的副将耶律达率领。耶律达吃过遂城保卫战的亏,十分谨慎,下令士兵放慢速度,仔细探查周围环境。
可野狼谷内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丝毫没有异常。耶律达渐渐放松了警惕,下令士兵加快速度,尽快通过野狼谷。
当辽军全部进入谷中,刘破虏一声令下:“攻击!”
顿时,山顶的滚石滚滚而下,砸向辽军士兵;谷内的陷阱被触发,辽军士兵纷纷掉入陷阱,被尖刺刺穿;两侧山上的弓弩手同时放箭,箭如雨下,辽军士兵纷纷中箭落马。
辽军顿时乱作一团,耶律达大声下令反击,可狭窄的山谷内,辽军士兵根本无法展开阵型,只能被动挨打。
“冲啊!” 刘破虏手持铁枪,带领士兵从谷口冲入,与辽军展开近身搏斗。高大壮挥舞着斧头,一路砍杀,所到之处,辽军士兵纷纷倒地;李文博则带领弓弩手,精准射杀辽军的将领和弓箭手,进一步打乱辽军的指挥。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辽军先头部队五千人,死伤过半,剩余的士兵在耶律达的带领下,仓皇逃出野狼谷。刘破虏并没有下令追击 —— 他知道,耶律洪基的主力部队还在后面,必须保存实力,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打扫战场时,将士们纷纷围到刘破虏身边,兴奋地:“校尉,您的计策太妙了!这一仗打得太痛快了!”
刘破虏笑着:“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过大家别高忻太早,耶律洪基的主力还没到,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五、辽军主力压境,坚守防线
野狼谷伏击战的失败,让耶律洪基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自己五万大军的先头部队,竟然被宋军几千人击败。他立刻下令,率领主力部队,全速向遂城进发,誓要踏平遂城外围防线。
很快,五万辽军主力抵达遂城外围,在野狼谷附近扎下大营。耶律洪基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先派使者前往宋军大营,劝刘破虏投降:“刘校尉,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本领,若肯归降我大辽,我保你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执意抵抗,等我攻破防线,定将你和你的将士们全部斩杀!”
刘破虏看着使者,厉声道:“我乃大宋将领,誓死效忠大宋!要我投降,绝无可能!你回去告诉耶律洪基,有我刘破虏在,他休想跨过遂城一步!若他敢来进攻,我定让他有来无回!”
使者被刘破虏的气势震慑,狼狈地逃回辽军大营。耶律洪基得知刘破虏拒不投降,下令次日清晨,对宋军防线发起总攻。
第二一早,辽军便对宋军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五万辽军士兵,分成三队,从不同方向冲向宋军阵地,辽军的弓箭手在后方射箭掩护,骑兵则在两侧待命,随时准备冲锋。
刘破虏沉着应对,按照之前制定的 “梯次防御法”,指挥将士们抵抗。第一队将士在前线手持盾牌,抵挡辽军的弓箭和进攻;第二队将士在后方用长枪刺杀靠近的辽军士兵;第三队预备队则根据战场形势,随时支援薄弱环节。
李文博带领弓弩手,在阵地后方精准射杀辽军的弓箭手和将领,减少前线将士的压力;高大壮则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在阵地两侧巡逻,防止辽军骑兵突袭。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宋军防线多次被辽军突破,又多次被刘破虏带领将士们夺回。刘破虏的军装被鲜血染红,手臂上又添了新的伤口,可他依旧坚守在前线,指挥将士们抵抗。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住防线,不让辽军靠近遂城,不让百姓再受苦难。
六、远程观测,心寄边疆
远在汴河村的肖雯雯,通过备用定位器密切关注着边疆的战事。当她得知刘破虏晋升校尉,又在野狼谷打了胜仗时,心里满是欣慰;可当她看到定位器上显示辽军五万主力压境,宋军防线面临严峻考验时,又不由得担忧起来。
她每都会打开定位器,查看刘破虏的情况。定位器传来的信息有限,但她能从简单的信号中判断出战场的紧张 —— 有时信号不稳定,明刘破虏正在前线厮杀;有时信号长时间停留在一处,明宋军正在坚守阵地。
肖雯雯还会定期给刘破虏写信,信中不再只是叮嘱他注意安全,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虏,得知你晋升校尉,又打了胜仗,姐姐为你骄傲。现在辽军主力压境,战事必然艰难,但姐姐相信,你一定能带领将士们守住防线,击退辽军。你在战场上制定的战术,一定是结合了实战经验和之前学的知识,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也要多听将士们的意见。姐姐会在汴河村为你祈祷,等你凯旋。”
此时的刘破虏,虽然无暇频繁回信,但每次收到肖雯雯的信,都会在战斗间隙匆匆读上一遍。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股暖流,温暖着他的心,也给了他继续战斗的勇气和力量。他会把信心翼翼地收起来,贴身存放,每当战斗疲惫时,便会摸一摸口袋里的信,仿佛肖姐姐就在身边,为他加油鼓劲。
七、坚守待援,战局转机
宋军与辽军在遂城外围僵持了三三夜。宋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但兵力悬殊,伤亡越来越大,粮食和箭矢也渐渐短缺,防线随时可能被辽军攻破。
刘破虏看着麾下疲惫的将士,心里焦急万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等援军到来,防线就会崩溃。就在这时,韩世忠将军派来的斥候传来消息:韩将军已率领三万援军,正在向遂城赶来,预计明日清晨便能抵达。
“兄弟们!援军就要到了!” 刘破虏立刻召集将士们,高声喊道,“再坚持一,只要我们守住防线,等援军一到,我们就能内外夹击,彻底击退辽军!为了大宋,为了百姓,我们一定要坚持住!”
将士们听到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顿时士气大振。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希望的光芒,纷纷表示:“愿随校尉坚守阵地,击退辽军!”
第四清晨,辽军再次对宋军防线发起猛攻。耶律洪基知道,宋军已经疲惫不堪,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攻破防线。他亲自到前线指挥,下令辽军士兵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宋军防线。
就在宋军防线即将被攻破的危急时刻,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 韩世忠将军率领的三万援军到了!
“援军来了!” 宋军将士们欢呼起来,士气瞬间达到顶峰。
韩世忠将军一马当先,带领援军冲向辽军阵地。辽军没想到宋军援军来得如此之快,顿时乱了阵脚。
刘破虏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反击!”
宋军将士们士气如虹,从防线内冲出,与援军一起,对辽军发起了猛烈进攻。辽军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宋军的攻势,开始溃败。
耶律洪基看着溃败的士兵,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军。宋军将士们乘胜追击,斩杀辽军无数,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物资。
遂城外围保卫战,宋军再次取得了胜利!
刘破虏站在战场上,看着远处逃窜的辽军,又看了看身边欢呼的将士们,心里满是激动。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全体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他,也在这场战斗中,完成了从士兵到基层将领的蜕变,真正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保卫边疆的大宋将领。
夜色渐深,刘破虏在帐篷里给肖雯雯写信。他要把这场胜利的消息告诉肖姐姐,告诉她自己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没有辜负朝廷和百姓的信任。他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努力,总有一,能彻底击退辽军,让边疆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也能早日回到肖姐姐身边,回到那个温暖的汴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