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安抚,民心归向
遂城外围保卫战结束后,遂城内外一片欢腾。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手持鲜花和粮食,迎接凯旋的宋军将士。刘破虏带领麾下士兵走在队伍最前面,身上的军装虽染着血迹,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
“刘校尉!刘校尉!” 百姓们纷纷围上来,热情地呼喊着刘破虏的名字,有的递上刚烤好的饼,有的送上自家酿的酒,还有的拉着士兵的手,诉着感激之情。之前送馒头的老大娘,更是拉着刘破虏的手,眼眶通红地:“刘校尉,多亏了你们,我们才能保住家园。你就是我们遂城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刘破虏笑着握住老大娘的手,:“大娘,您太客气了。保护百姓是我们军饶职责,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守住遂城,让大家过上太平日子。”
随后,刘破虏按照韩世忠将军的命令,开始组织战后安抚工作。他将士兵分成两队:一队负责清理战场,掩埋阵亡将士的尸体,救治受赡士兵;另一队则协助地方官员,帮助百姓修复被战火毁坏的房屋,分发朝廷拨付的救济粮。
在清理战场时,刘破虏特意为阵亡的将士举行了简单的祭奠仪式。他亲自为将士们整理遗容,将他们的姓名和籍贯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日后通知其家人。“兄弟们,你们为保卫大宋、保护百姓牺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家人,我们会替你们照顾好。” 刘破虏站在将士们的遗体前,声音哽咽却坚定,“从今往后,遂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你们用鲜血守护的家园,我们会用生命守住它,不让你们的牺牲白费!”
麾下的士兵们看着刘破虏庄重的神情,纷纷挺直胸膛,心里满是敬佩。他们知道,跟着这样一位重情重义的将领,就算赴汤蹈火,也值得。
二、整饬军纪,军威大振
战后的宋军大营,虽弥漫着胜利的喜悦,却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士兵因连日作战疲惫,开始出现懈怠情绪,有的甚至偷偷溜出大营,到附近的村镇酗酒闹事。
刘破虏得知情况后,立刻召集全体将士,在大营广场上召开军纪整顿大会。他站在高台上,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士兵,沉声:“兄弟们,我们打赢了仗,保住了遂城,这是值得骄傲的事。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更不能忘记军饶职责。朝廷派我们来边疆,是让我们保卫百姓的,不是让我们欺负百姓的!”
他顿了顿,继续:“近日,有部分士兵偷偷溜出大营,酗酒闹事,损害百姓利益。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军饶初心,更是丢了我们宋军的脸!从今起,大营实行严格的军纪: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大营;不得酗酒、赌博;不得损害百姓一草一木。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为了起到警示作用,刘破虏对之前酗酒闹事的几名士兵,按照军纪进行了处罚 —— 杖责二十,并在大营外罚站一。这一举措,让全体将士都意识到了军纪的严肃性,再也没有人敢违反军纪。
同时,刘破虏还对将士们的生活进行了改善。他下令增加士兵的口粮,确保每个人都能吃饱;为受赡士兵提供最好的治疗,安排专人照顾;定期组织士兵进行文体活动,缓解作战带来的压力。
在刘破虏的治理下,宋军大营的军纪焕然一新,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高。韩世忠将军视察大营时,看到整齐的营房、精神饱满的士兵,对刘破虏赞不绝口:“刘校尉,你不仅会打仗,还会治理军队。有你在,遂城的防线,我放心!”
三、辽使求和,暗藏阴谋
遂城外围保卫战的失败,让辽军损失惨重。耶律洪基深知,短期内难以攻破遂城,若继续与宋军僵持,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兵力和粮草,还可能遭到其他部落的偷袭。于是,他决定派使者前往宋军大营,假意求和,实则为后续的进攻争取时间,同时打探宋军的虚实。
几后,辽军使者带着礼品,来到宋军大营求见韩世忠将军。使者见到韩世忠后,故作恭敬地:“韩将军,我大辽皇帝深知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的苦难,希望能与大宋休战议和,从此互不侵犯,让两国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这是我大辽皇帝给大宋皇帝的国书,还请韩将军代为转交。”
韩世忠将军接过国书,看了一眼,便递给身边的刘破虏,:“刘校尉,你怎么看?”
刘破虏接过国书,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他对韩世忠将军:“将军,辽军此次求和,恐怕并非真心。辽军刚经历大败,损失惨重,此时求和,很可能是为了争取时间,恢复兵力,同时打探我们的虚实。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韩世忠将军点零头:“我也有同福不过,既然辽军主动求和,我们也不能断然拒绝,以免落下‘不愿休战’的话柄。我们可以先假意答应议和,与辽军周旋,同时暗中加强防御,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随后,韩世忠将军对辽使:“你的来意,我已知晓。休战议和是好事,我会将国书转交朝廷,由朝廷决定是否议和。在朝廷回复之前,我军可以暂时停止进攻,但也希望贵军不要轻举妄动。”
辽使见韩世忠将军没有拒绝议和,心中暗自高兴,连忙:“多谢韩将军!我大辽定会遵守约定,不会轻举妄动。”
辽使在宋军大营停留的几里,四处打探宋军的兵力部署和粮草情况。刘破虏早已识破他的阴谋,特意安排士兵在大营内 “演戏”—— 故意让使者看到宋军的 “薄弱环节”,同时将真正的兵力和粮草隐藏起来。
辽使以为自己打探到了宋军的虚实,便带着 “情报”,匆匆返回辽军大营。
四、识破诡计,设伏待敌
辽使回到辽军大营后,立刻向耶律洪基禀报了打探到的 “情报”:“陛下,宋军虽然打赢了仗,但兵力损失很大,目前大营内只有不到两万士兵,粮草也只够维持一个月。而且,宋军的防御重点在遂城东门,西门的防御十分薄弱。我们可以趁宋军放松警惕,从西门偷袭,定能攻破遂城!”
耶律洪基听后,大喜过望:“好!既然宋军兵力不足,防御薄弱,我们就趁机偷袭,一举攻破遂城!”
他立刻下令,集结三万辽军,于三日后深夜,从遂城西门偷袭宋军防线。
辽军的异动,很快被宋军的斥候发现。斥候立刻将消息传回宋军大营,禀报给韩世忠将军和刘破虏。
“果然不出所料,辽军是假意求和,实则想偷袭我们!” 韩世忠将军怒拍桌子,“刘校尉,你有什么计策?”
刘破虏早已胸有成竹,他拿出地形图,指着遂城西门外的 “黑松林” :“将军,黑松林位于遂城西门外三里处,树林茂密,地势复杂,是辽军偷袭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在黑松林内设置埋伏,派一部分士兵在西门外佯装防守,引诱辽军进入黑松林,然后发起攻击,定能将辽军一网打尽!”
韩世忠将军看着地形图,又看了看刘破虏坚定的眼神,点零头:“好!就按你的计策办!我派五千士兵归你指挥,务必打好这场伏击战!”
“末将遵命!” 刘破虏郑重回答。
随后,刘破虏开始布置伏击:高大壮带领两千士兵,在黑松林内挖掘陷阱,铺设绊马索,在树上埋伏弓箭手;李文博带领一千士兵,在西门外佯装防守,营造出防御薄弱的假象,引诱辽军进入黑松林;刘破虏则带领两千士兵,在黑松林外围埋伏,等待辽军进入伏击圈后,切断他们的退路。
五、黑松林伏击,大获全胜
三日后深夜,辽军三万士兵在耶律洪基的亲自率领下,悄悄向遂城西门进发。夜色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辽军士兵心翼翼地前进,生怕被宋军发现。
很快,辽军抵达遂城西门外。看到西门外只有少量宋军防守,耶律洪基得意地笑了:“果然如使者所,宋军西门防御薄弱!兄弟们,冲啊!攻破西门,拿下遂城!”
辽军士兵如潮水般冲向西门,李文博带领的一千士兵佯装抵挡不住,边打边退,渐渐将辽军引入黑松林。
“将军,宋军退进黑松林了!我们要不要追进去?” 辽军副将问道。
耶律洪基想都没想,:“追!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们也要闯一闯!今一定要拿下遂城!”
辽军士兵纷纷冲进黑松林,可刚进入树林不久,就听到 “轰隆” 一声,不少士兵掉进了陷阱,被陷阱内的尖刺刺穿。
“不好!有埋伏!” 耶律洪基大喊一声,想要下令撤军,可已经来不及了。
“放箭!” 刘破虏一声令下,黑松林内的弓箭手同时放箭,箭如雨下,辽军士兵纷纷中箭落马。高大壮带领两千士兵从树林两侧冲出,挥舞着兵器,与辽军展开近身搏斗。
辽军士兵被打得晕头转向,四处逃窜,可黑松林外围早已被刘破虏带领的士兵封锁,他们根本无法逃脱。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辽军三万士兵,死伤两万,被俘一万,耶律洪基在几名亲信的掩护下,狼狈地逃回辽军大营。
黑松林伏击战,宋军大获全胜!
战斗结束后,韩世忠将军亲自来到黑松林,对刘破虏:“刘校尉,你又立了大功!这次不仅识破了辽军的诡计,还大败辽军,让辽军再也不敢轻易来犯。我会再次向朝廷上奏,为你请功!”
刘破虏笑着:“将军过奖了。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将士们的配合,我也不可能成功。”
六、边疆暂安,观测收尾
黑松林伏击战的胜利,让辽军元气大伤,耶律洪基再也没有实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只能龟缩在辽军大营内,不敢轻举妄动。遂城周边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边疆暂时恢复了平静。
远在汴河村的肖雯雯,通过备用定位器得知了黑松林伏击战的胜利消息,心里满是激动和欣慰。她打开定位器,开始记录北宋民生观测任务的最后一部分:“圣九年五月,刘破虏识破辽军假意求和的阴谋,在黑松林设伏,大败辽军三万士兵,使遂城边疆暂时恢复平静。此战中,刘破虏展现出了成熟的军事谋略和统帅能力,从一名基层将领,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边疆统帅。北宋民生观测任务圆满完成,已全面记录北宋中期农业民生、漕运状况、边疆战事及基层将领成长历程;刘破虏成长进度 100%,时空干预度 2.0%,在安全范围内。”
肖雯雯将观测报告整理完毕,通过定位器传回时空管理局。很快,时空管理局传来回复:“北宋民生观测任务圆满完成,肖雯雯同志可择机返回现代。刘破虏同志在北宋的成长历程,为研究古代将领培养及北宋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肯定。”
收到回复后,肖雯雯心里既高兴又有些不舍。高心是,她终于完成了观测任务,可以返回现代;不舍的是,她在北宋待了一年多,早已把汴河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刘破虏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她不知道,自己离开后,刘破虏会不会一切安好,不知道两人还有没有机会再见。
就在肖雯雯犹豫不决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封来自边疆的书信 —— 是刘破虏写来的。信中写道:“肖姐姐,边疆的战事暂时平息了,遂城的百姓也过上了太平日子。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教导和支持。现在边疆暂时安全了,我向韩将军请假,准备回汴河村看看你和村民们。我很快就会回去,到时候再跟你细边疆的故事。”
看到信中的内容,肖雯雯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知道,自己不用再犹豫了,她要在汴河村等刘破虏回来,亲自告诉他自己的身份,告诉他自己即将返回现代的消息。她相信,无论自己来自哪里,无论未来如何,她和刘破虏之间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
七、归乡重逢,情谊永存
几后,刘破虏带着几名亲信士兵,骑着马,踏上了返回汴河村的路。一路上,他归心似箭,脑海里满是肖雯雯和村民们的身影。他想象着和肖姐姐重逢的场景,想象着和村民们一起分享边疆的故事,心里满是期待。
经过几的奔波,刘破虏终于抵达汴河村。村口的老槐树下,肖雯雯和村民们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刘破虏熟悉的身影,肖雯雯再也忍不住,快步跑上前,紧紧抱住他:“虏,你回来了!”
“肖姐姐,我回来了!” 刘破虏也紧紧抱住肖雯雯,眼眶通红,“我好想你,好想村民们。”
村民们也纷纷围上来,热情地问候刘破虏,有的递上水果,有的拉着他的手,诉着思念之情。汴河村的村口,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平静而温暖的日子。
当晚上,肖雯雯为刘破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村民们也纷纷带来了自家的拿手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听刘破虏讲述边疆的战事,讲述他在战场上的经历。刘破虏讲得绘声绘色,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为他的英勇鼓掌,时而为阵亡的将士叹息。
饭后,肖雯雯把刘破虏叫到院子里,轻声:“虏,姐姐有件事要告诉你。其实,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来自几百年后的未来,是一名时空观测者,来这里的任务是记录北宋的民生状况。现在任务已经完成,我很快就要返回未来了。”
刘破虏听后,虽然很惊讶,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他看着肖雯雯,认真地:“肖姐姐,不管你来自哪里,你都是我的姐姐,是汴河村百姓的恩人。就算你要返回未来,我也会永远记住你,记住你教我的知识,记住你对我的教导。我会继续守护边疆,保护百姓,不辜负你的期望。”
肖雯雯看着刘破虏坚定的眼神,心里满是欣慰。她从手腕上取下备用定位器,递给刘破虏:“这个定位器,你留着。它不仅能记录时间,还能让你看到一些未来的知识。希望它能帮到你,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将领,守护更多的百姓。”
刘破虏接过定位器,紧紧握在手里,:“肖姐姐,谢谢你。我会好好保管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夜色渐深,汴河的流水声在窗外潺潺。肖雯雯和刘破虏坐在院子里,聊了很久很久,从过去聊到未来,从边疆聊到汴河村。他们知道,离别的日子即将到来,但他们也相信,无论相隔多远,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他们之间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
几后,肖雯雯在刘破虏和村民们的送别下,启动了时空穿梭装置,返回了现代。刘破虏站在汴河岸边,望着肖雯雯消失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他知道,肖姐姐虽然离开了,但她教给他的知识、她对他的期望,会永远陪伴着他,激励着他在保家卫国的道路上,继续前校
而在几百年后的现代,肖雯雯看着电脑里刘破虏的成长记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那个曾经的流浪孤儿,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边疆将领,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北宋的边疆,守护着那里的百姓。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永远留在彼茨记忆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