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启二十年十一月十一日 深夜,神都 皇宫外城
夜色如墨,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宫墙。城门紧闭,火把的光芒在城楼上摇曳,映得禁军士兵的铠甲泛着冷光。两道黑影如鬼魅般掠至城下,正是连夜赶来的叶青与东方不败。
“止步!皇宫禁地,深夜不得擅闯!” 城楼上的禁军统领厉声喝问,手按腰间佩刀,目光警惕地盯着下方。
叶青抬起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是我。”
城楼上的统领瞳孔骤缩,借着月光看清叶青的面容后,脸色瞬间变了,连忙翻身下城,单膝跪地:“末将参见主公!不知主公深夜前来,有失远迎!”
城楼上的禁军士兵见状,也纷纷跟着跪地,齐声喊道:“参见主公!”
“起来吧。” 叶青摆了摆手,语气低沉,“打开城门,放我和东方进去,此事不许声张,不许让别人知道我来了。”
“末将领命!” 统领连忙起身,亲自上前推开沉重的城门。城门缓缓打开,叶青与东方不败身影一闪,便进入了城内。统领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又对身边的士兵叮嘱:“今夜之事,谁也不许外传,违者军法处置!”
两人沿着宫墙下的阴影前行,一路上遇到的禁军守卫,见了叶青皆是跪地行礼,却无一人敢多言。叶青心中了然 —— 这些禁军都是在新兵训练营里训练过的,只要是进了新兵训练营就都是自己的人,系统就是那么强大,那么不讲道理。今的皇宫,于他而言,与自家后院相差无几。
此时的太和殿内,烛火通明却气氛肃穆。皇帝驾崩的消息已在半个时辰前宣布,文武百官身着素服,跪在殿内,哭声此起彼伏。太子跪在下方,身子不停颤抖,泪水糊满了脸颊,却连一句完整的悼词都不出来。太子妃林薇站在太子身侧,神色平静,眼神却在暗中观察就都是自己的人着殿内众饶反应。长公主则站在龙床旁,望着皇帝的遗体,眼眶通红,脸上满是悲痛与凝重。
“长公主殿下,” 一名宫女悄悄走到长公主身边,低声道,“镇国公来了,就在殿外偏室等候。” 这宫女正是叶青从新兵训练营中选出的人手。
长公主浑身一震,猛地转头看向宫女,声音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他什么时候来的?怎么进来的?带了多少兵马?”
“具体情况奴婢不知,只知他与东方不败两人前来,未带一兵一卒。” 宫女低头答道。
长公主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惑与警惕 —— 叶青竟敢不带兵马,孤身潜入皇宫?他就不怕被自己拿下?难道他有什么后手?她沉吟片刻,对身边的侍卫叮嘱几句,便跟着宫女悄悄离开了太和殿,前往偏室。
偏室内,叶青正坐在椅子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见长公主进来,他抬眸一笑,语气随意:“长公主倒是来得快。先皇驾崩,不知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你先回答我,你是怎么进来的?什么时候到的神都?” 长公主没有落座,反而后退一步,与叶青保持距离,眼神警惕地盯着他。
“就我和东方两人,连夜赶来的。” 叶青放下玉佩,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几分诱惑,“至于怎么进来的 ——就是秘密。长公主,咱们明人不暗话,先皇驾崩,太子懦弱无能,根本撑不起这江山。你想不想做女帝?我可以帮你,这是你唯一的机会。”
“你疯了!” 长公主脸色骤变,厉声呵斥,“父皇驾崩,自有太子继位,这是经地义!我乃皇室公主,岂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她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 叶青孤身前来,身边只有东方不败一人,若是此刻下令让殿外的禁军将他拿下,不定能永绝后患!可转念一想,叶青向来谨慎,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怎会如此大胆?他敢孤身前来,必定有后手,自己若是贸然动手,恐怕会引火烧身。
叶青将长公主的犹豫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经地义?先皇临终前,恐怕也不认为太子是继位的最佳人选吧?他若真有能力,此刻就不会在殿内只会哭哭啼啼。长公主,你难道甘心看着大盛江山,毁在一个懦弱无能的人手里?”
“此事休要再提!” 长公主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动摇,“我绝不会做背叛皇室之事!你若是再敢胡言,休怪我下令拿你!”
叶青摊了摊手,语气带着几分惋惜:“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我也不勉强。或许,这真的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罢,他起身便要离开。长公主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一阵犹豫 —— 她既想除掉叶青这个隐患,又怕他真有后手,最终还是没敢下令。
叶青离开偏室,在宫女的指引下,来到了一间偏僻的宫殿。殿内烛火摇曳,太子妃林薇正坐在椅子上等他。见叶青进来,林薇立刻起身,双膝跪地,语气恭敬:“属下参见主公!”
叶青走到龙椅旁坐下,目光落在林薇身上,语气平静:“起来吧。你的计划。”
林薇起身,站在叶青身侧,声音压低:“主公,如今先皇驾崩,太子懦弱,长公主虽有野心却优柔寡断。属下已暗中调动禁军中的人手,只要主公一声令下,便可立刻控制皇城。若是主公想要登基,属下现在就安排人除掉太子与长公主,15 万禁军皆听主公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