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三七看书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坛的青石板上,残雪未消,却挡不住蒸腾的热气。

赵宸立于祭高台之上,未穿繁复龙袍,一身银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腰间佩剑的穗子被风拂动,猎猎作响。台下,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十万军民环伺四周,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旌旗的呜咽。

“自今日起,国号为‘华’,改元‘兴华’。”赵宸的声音透过扩音的铜器传遍全场,清晰而坚定,“‘华’者,华夏也;‘兴华’者,复我华夏荣光,安我黎民百姓也!”

台下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兴华万胜!陛下万岁!”

欢呼声浪冲散了残余的寒意,连边的流云都仿佛被震得加快了脚步。赵宸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的脸庞——有白发苍苍的老臣,有铠甲染霜的将士,有衣衫朴素的百姓,他们眼中的光,比朝阳更炽热。

“朕,赵宸,在此对起誓!”他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地站在高台之上,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要将这誓言融入地之间。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砸向大地,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响:“此生不以权谋私,不以奢废政,唯以护国安民为己任。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兴修水利,润泽万物生灵;强兵固防,保国家太平无虞。我定当殚精竭虑,励精图治,还下一个海晏河清、歌舞升平之盛世!若有违者,愿受上苍严惩,人共弃!”

“陛下圣明!”百官叩首,甲胄撞击石板的声响整齐划一,像在为新朝奠基。

诸葛亮捧着一卷明黄卷轴上前,展开时,卷轴上的墨迹还带着墨香。他朗声道:“臣诸葛亮,奉陛下旨意,宣读《兴华律》!其一,废前朝苛捐杂税,只征田赋、商税,税率减半;其二,凡流民无田者,由官府分授荒地,三年免征;其三,兴修江南、黄河水利,以工代赈……”

一条条新政念出,百姓中不时响起抽气声,随即化作压抑不住的哽咽。有老农颤抖着摸出藏在怀里的地契,那是去年赵宸在苏州分给他的三亩田,此刻终于有了律法保障。

“还有这等好事?”一个年轻的货郎喃喃自语,他上个月还在为“过路费”发愁,如今《兴华律》明言“商税只征一次,不得重复盘剥”。

当诸葛亮高声念出:“凡贪腐银十两以上者,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这句话的时候,如同惊雷一般响彻全场,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能够冲破云霄,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之情。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从此以后,那些曾经欺压百姓、贪污腐败的官员们将再也无法逍遥法外。

而此时,如果那些往日里作威作福的税吏和恶霸恰好也在这里,恐怕会被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甚至可能直接瘫倒在地。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犯下的罪孽深重,一旦被发现,必将面临严惩不贷的下场。

仪式结束后,赵宸走下高台,百姓们自行让开一条路,却没人敢上前,只是望着他的背影,眼里满是敬畏与感激。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忽然朝着他的方向深深一拜,孩子不懂事,跟着奶声奶气地喊:“陛下,万岁!”

赵宸回头,朝那妇人温和一笑,那笑容落在百姓眼里,比春日暖阳更让人安心。

兴华元年的第一,就在这样的欢呼声中,拉开了序幕。